得认真,不时提出问题,双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大唐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实在是高明之举。不知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呢?”一位尼婆罗官员问道。
郭正一耐心地解答:“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这一制度为大唐选拔了众多优秀的官员,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李敬玄也分享了大唐在水利建设、农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与尼婆罗官员共同探讨如何改善民生,促进国家的发展。
而王玄策则与当地的学者们围坐在一起,探讨文化。王玄策讲述着大唐的诗词歌赋、哲学思想,尼婆罗学者们听得如痴如醉。
“大唐的诗词意境深远,充满了智慧和情感。不知王大人能否再为我们朗诵一首?”一位学者请求道。
王玄策微笑着点头,吟诵起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将诗词中的豪迈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尼婆罗学者们纷纷鼓掌赞叹,随后也分享了尼婆罗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观念,双方在文化的交流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整个王宫沉浸在一片友好的氛围中,大唐与尼婆罗的友好关系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与互动中,初步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如同春日里茁壮成长的幼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