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曹操,曹操到。
“大哥!您可算回来了!”
苏康跟着李如凤刚走到寿安堂大门前,身后就传来一阵清脆得像浸了蜜的叫唤声,语尾带着点跑出来的轻喘,却满是按捺不住的欢喜。
苏康脚步一顿,转身时眼底的疏离早已化得干干净净,只剩温软的笑意 —— 这是他的小妹苏怡,李如凤的小女儿,也是这苏家宅院里,少有的能让他卸下防备的人。
果不其然,月白色素裙的少女正朝着这边奔来,发辫上系着的浅蓝丝带随脚步晃荡,额角沾着细汗,手里还紧紧攥着个油纸包,一看就是急着来见他。
“慢些,当心脚下。”
苏康话音刚落,苏怡已扑到他跟前,他顺势伸手扶住少女的胳膊,指尖触到她微凉的衣袖,又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帮她顺气。
一旁的李如凤看着这幕,嘴角的笑意瞬间真切了几分。
从前她总怕苏康在外多年,与怡儿生了生疏,毕竟府里其他孩子对苏康多是看势头待之,唯有怡儿,打小就黏着这位大哥。
如今见苏康待怡儿依旧这般细致,连她跑急了都记挂着,李如凤心里那点因攀附而起的小心思淡了些,只剩为人母的欣慰 —— 康儿念着怡儿,往后怡儿在府里,也多了个可靠的依靠。
“大哥,听说你要回来,我都等你好几天了!”
苏怡喘匀了气,立刻把油纸包塞进苏康手里,眼睛亮晶晶的,“这是小厨房今早刚做的杏仁糕,我特意让她们留着温在灶上,你快尝尝,还是你以前爱吃的甜度。”
苏康捏着温热的油纸包,指尖传来的温度顺着掌心往心里暖,他笑着拆开一角,果然是熟悉的杏黄色糕点,还飘着淡淡的杏仁香。
“好,大哥这就尝。”
他应了一声,就立即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
香甜滋味在舌尖化开的瞬间,就见苏怡凑过来,满眼期待地问道:“好吃吗?是不是比武陵的糕点还好吃?”
“是,咱们怡儿选的,自然最好吃。”
苏康含笑揉了揉她的发顶,目光转向李如凤,语气多了几分真诚,“三娘,劳你平日里照拂怡儿。”
李如凤连忙摆手,眼底满是欣慰:“看你说的,怡儿是我女儿,我照拂她是应该的。倒是你们兄妹俩,能这般亲近,我才放心。”
说着,她往寿安堂方向引了引,“老夫人还在里面等着呢,咱们快进去吧。”
苏康点了点头,没等苏怡迈步,便自然地牵住她的小手,一起迈进寿安堂里。
少女的手软软的,还带着点薄汗,苏怡也顺势握紧他的手,小脸上满是欢喜。
李如凤跟在两人身后,看着苏康稳稳牵着苏怡的模样,只觉得心里熨帖极了,连先前想攀附的念头,都被这份兄妹温情衬得淡了。
刚跨进寿安堂门槛,苏怡就脆生生地喊了声:“奶奶!爹爹!”
主位上的苏老太君正端着茶盏,闻言抬眼,看到苏怡时,威严的神色立刻柔和下来,笑着招手:“怡儿来了?刚还跟你父亲说,你今早怎么没过来请安,倒是跟你大哥一起到了。”
苏怡蹦蹦跳跳地跑到苏老太君身边,顺势挨着她的胳膊坐下,还不忘回头冲苏康笑:“我本就打算上午来给奶奶请安,刚走到回廊就听见大哥的声音,就跟大哥一起过来了。”
说着,她又拿起桌上的蜜饯递到苏老太君手里,“奶奶,这是昨儿厨房新做的金橘蜜饯,您尝尝。”
苏康看着这幕,心里觉得暖融融的。
他快步走上前,对着苏老太君和坐在一旁的苏喆躬身行礼:“奶奶,父亲。”
“快坐。”
苏老太君摆了摆手,目光落在苏康身上,语气里带着关切,“一路从武陵回来,累坏了吧?让丫鬟给你倒杯热茶。”
苏喆也开口问道:“武陵的事务都交接妥当了?大兴县那边,可有需要家里帮忙的地方?”
苏康刚坐下,苏怡就主动端过丫鬟递来的热茶,踮着脚送到他手里:“大哥,先喝口茶暖暖身子。”
苏康接过茶,指尖碰到杯沿的温度,又看了眼身旁满眼关切的小妹,轻声道了句“谢谢”。
李如凤站在一旁,看着女儿这般体贴苏康,又看着苏康眼底对女儿的疼惜,欣慰之情更甚 —— 她这辈子,只求儿女平安,如今儿子苏宁虽不成器,但女儿能得苏康这般看重,往后也算是有了依靠,这便够了。
“父亲放心,武陵事务已交接妥当,大兴县那边也会有我信任的人先盯着。”
苏康喝了口茶,缓了缓才道,“此次回京,主要是为了与婉晴的婚事。三年前定下的婚约,如今我调任大兴县,也该把这事敲定了。”
“婉晴那孩子是个好的,配你正好。”
苏老太君点了点头,却又有些担忧,“只是你刚到大兴县任职,事务繁杂,成婚要筹备的事又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