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绝不让您失望!”
典吏的位置,苏康找了之前帮周文彬整理民生册子的老吏吴仲。这人在县衙待了二十年,熟悉规矩,还敢说真话,之前就提醒过苏康主簿不对劲。
吴仲被叫到书房的时候,心里还犯嘀咕,以为是民生册子出了问题,结果苏康一开口,他就愣住了:“吴叔,典吏的位置空了,我想让你暂代,衙役的俸禄、驿站的粮草,都要算清楚,少了一粒米、一文钱,都得说清楚 —— 你看咋样?”
吴仲今年快五十了,在县衙干了一辈子,从来都是跟在别人后面打杂,没想到这个年纪还能当上典吏。
他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拱手:“大人信得过我,我就把差事办得明明白白,一粒米、一文钱都不会错!”
他心里挺感动,苏康是真没把他当老废物,还愿意给他这么个机会,他肯定得好好干,不辜负这份信任。
安排好这俩人,苏康又琢磨着,除了朝廷的俸禄,还得给他们额外补贴,走工坊的账,先每个月多给五两银子,做得好再慢慢涨 —— 这叫高薪养廉,让他们能安心干事,不惦记那些歪门邪道的钱。
至于鲁琦、阎武那些骨干,他也打算相应提高他们的月薪,不能让他们觉得分配不公,寒了心。
当天下午,苏康就写了三封举荐信,让驿卒快马送进京城。
送信前,周文彬还劝了句:“大人,要不要再等等?万一朝廷派别的人来呢?”
苏康笑着摇头:“周兄你放心,武陵这地方,在京官眼里就是块没油水的穷乡僻壤,谁乐意来?我举荐的人都是本地熟手,上面巴不得省心,十有八九能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