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大乾风云起苍穹 > 第265章 民族纠纷

第265章 民族纠纷(2 / 2)

勇手里的布平铺在柜台上,一端对齐尺子的零刻度,另一端一量——果然只有七尺二寸,离八尺差了足足八寸。

“李掌柜,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苏康把尺子和布往李掌柜面前重重一放,语气极为严肃。

李掌柜一看这情景,脸“唰”地一下就白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我一时糊涂,想着用短尺能多赚点钱,再也不敢了!求您给我一次机会!”

苏康没理会他的求饶,转身对周围围观的百姓说道:“大伙儿都看见了,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用假尺假秤坑人,不仅坏了自己的名声,还伤了买卖双方的和气,要是汉人和少数民族的乡亲因为这事闹矛盾,更是得不偿失。以后集市上做生意,都得用官府的标准尺、公平秤。我让人做十个公平秤、五个标准尺,放在集市口的棚子里,谁买东西不放心,就去那里称、去那里量。要是再发现谁用假秤假尺坑人,不光要罚他十倍赔偿买家,还要把他枷号示众,让全城的人都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话音刚落,周围的百姓就纷纷拍手叫好。

石勇激动地拍着手:“还是苏大人公道!有了这标准尺和公平秤,咱们以后买东西再也不用怕被坑了!”

旁边的汉人百姓也跟着点头附和:“是啊,以前总听说有商户用假秤,这下好了,有苏大人管着,咱们做生意也踏实!”

苏康又转头看向还跪在地上的李掌柜,语气缓和了些:“这次念在你是初犯,没造成太大的损失,就从轻发落。你给这几位苗家兄弟赔礼道歉,再免费送他们一尺好布,弥补他们的损失。以后再敢用假尺坑人,就别怪我按规矩严惩不贷!”

李掌柜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对着石勇几人连连作揖,嘴里不停道歉:“是我不对,是我糊涂,不该用短尺坑你们,还说那样的混账话,求你们别跟我一般见识。”

说完,他又赶紧跑回铺子里,扯了块颜色鲜亮、质地厚实的布递过去,脸上满是讨好的笑容。

石勇接过布,看了看苏康,见苏康点头,才对李掌柜说道:“这次看在苏大人的面子上,我们就不跟你计较了,以后做生意可得老实点,别再耍小聪明。”

事后,苏康立刻让人在集市口选了块宽敞的地方,搭了个结实的木棚,把做好的公平秤和标准尺整齐地摆放在棚子里,还特意派了两个做事认真、脾气好的老衙役在棚子里值守——一个叫老陈,一个叫老周,都是在县衙待了十几年的老人,百姓们都认识,也信得过。

老陈和老周每天早早地就来棚子里值守,遇到有百姓不放心买到的东西,就主动帮忙量一量、称一称。

有次一个畲族老奶奶买了斤红糖,总觉得分量不够,来棚子里一称,不仅不少,还多了半两,老奶奶高兴得直夸:“这公平秤就是准,苏大人真是为咱们百姓着想!”

从此,武陵县的集市上再也没发生过因为尺寸、分量吵起来的事。

汉人和苗、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乡亲们做生意时,都安安心心的,遇到不确定的,就去集市口的木棚里量一量、称一称,买卖做得格外顺畅。

没过多久,集市上就流传开一段顺口溜,孩子们在街头巷尾跑着玩的时候,都喜欢大声念:“苏大人,心眼亮,立起公平秤和尺,汉苗彝族都一样,买卖做得喜洋洋!你一斤,我一两,不欺不诈心不慌,武陵集市真热闹,百姓日子比蜜甜!”

苏康偶尔路过集市,听见孩子们的念叨,脸上也忍不住露出笑容——他要的,就是这样百姓安居乐业、各族乡亲和睦相处的武陵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汉末小人物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血之孙吴 大明伪君子 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驿战风云 饥荒年,我带三千犯卒边陲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