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苏康拉开书桌下一只不起眼的小抽屉,里面静静地躺着两百多张盖着模糊私印的一千两面额的银票。
这是他安身立命的老本儿,此刻却毫不犹豫地准备倾囊而出。
“先拿一万两砸下去!权当为这片死水之地续命的引子了!”
想到这,苏康再不迟疑。
磨墨展纸,笔尖如游龙,将他盘算良久的宏图大略:从拾穗营的组织架构、与魏家的具体分红(白纸黑字写成五五开,魏家五成,自己五成,其中三成专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县政),到矿产的初步勘探设想,第一期工程(修路、挖沟、建营地),用人章程(多劳多得、上不封顶)等等,详详细细,条分缕析地写了下来。
他最后特别反复强调:活儿,要优先给威宁的百姓!工钱,一文都不能拖欠!
信写好,封上火漆,如同包裹着一个足以撬动威宁未来的希望。
他轻轻拉动桌边一根不起眼的丝绳,叮铃脆响穿透寂静。
“大人?”
精瘦干练的衙役孙小乙悄然出现在门口。
“小乙,”
苏康将沉甸甸的信函递过去,“天不亮便动身,快马加鞭去晋阳城魏记酒楼!找魏二公子魏国成!信,务必亲手交他本人!”
他压低声音,每个字都重若千钧,“告诉他:威宁遍地是‘金疙瘩’,少了一分利,我苏康自掏腰包补他!但这事关数万条性命,请他务必慎断!若有疑虑,不妨亲自来这穷地方看一眼!回执必须带回!”
“遵命!”
孙小乙双手捧过信函,感觉重若千钧,用力一点头,身影如狸猫般融入黑暗。
送走了人,苏康心头那股劲丝毫未松。
他立刻铺开告示用的大红纸,挥毫泼墨:
“威宁县衙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