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看的时候,唐知味也在看霍幼安带回来的脉案,越看嘴角的笑容越大。
他虽然不懂医术,但那么多医书也不是白看的,这种相似到几乎一模一样的脉案,他还是能看懂的。
哈,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发大财的曙光!
“乔氏是怎么做到的?下药?”
白前疑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种药物能有这样的效果”。
唐知味粲然一笑,“白神医都没听说过,看来就只有等乔氏亲自告诉我们了”。
乔氏做了亏心事,又还有生意留在临安,京城就更不必说了。
钱大掌柜才刚死没多久,还留下了寡母幼弟,乔氏不可能不盯着。
他和霍幼安这般清查她两个亡夫的脉案,她不可能没发现。
他等着她坐不住,来自投罗网。
……
……
京城的年味越来越浓,萧软软又开始像之前时不时出现在有间医庐中,只是沉默了许多。
腊月二十二,乔氏十里红妆嫁入林尚书府。
林府门口的流水席足足摆了三天,以示对乔氏的重视。
萧软软和小草都是爱热闹的,也去吃了一次,回来直叹林家有钱。
十个人一席,坐满就上菜。
每桌席面都有八道凉菜,八道热菜,八道汤菜和八碟甜点,白米饭、白面馒头和美酒更是管够。
一桌席面下来至少也得要十两银。
这样十两银一席的流水席,全京城的人都能去吃,能尽情地吃,三天下来耗费的银钱、人工不计其数。
乔氏大婚后,全京城的人都长胖了,硬生生让本就热闹的新年年味更足了。
一直在等着乔氏坐不住来自投罗网的唐知味没想到乔氏竟然坐住了,他倒是有点坐不住了。
乔氏这是笃定了自己手段高超,就算有人发觉了她两个先夫的死不寻常,也抓不到她的把柄?
他想了又想,到底还是决定算了。
算了算了,先让新婚的小夫妻过个好年,他自己也过个好年,年后再发财,他也能等得及。
大年三十,有间医庐关门歇业,竖起了牌子,言明要到正月十六过后再开门。
大萧风俗,除非急病、重病,否则绝不会在正月十六之前去看,取个好兆头。
有间医庐关了门,霍指挥使再不孝,也在这一天回了霍府陪霍老将军和霍老夫人过年,连孔雅都有一群尼姑陪着一起过年。
铁帽子胡同的商铺家家户户都关了门,平日熙熙攘攘的街道除了小猫三两只,了无人迹。
没有人一起过年,还不用上衙的唐知味便觉出了十分的寂寥来。
他就不应该放任乔氏和她的小郎君过个好年!
毕竟他也过不了个好年!
唐知味悲春伤秋,唐知味唉声叹气,唐知味发愤图强。
虽然,大过年地不方便去找林尚书家的麻烦,但他可以先蓄力,等过完了年立刻就去找!
他再一次翻开了这些日子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而来的消息。
既然乔氏有恃无恐,只怕从她身上、从大夫身上找不出致命破绽,那就从她赚来的嫁妆上找!
他就不信她一连叫两个先夫在娶她的五年后亡故,还把所有家产都留给她,能不留一点痕迹!
在唐知味一边咬着包子,一边查看各种有用没用的消息时,白前推门而入,笑问,“今儿一席食铺做不做饭了?
我都被他们养刁了嘴了,在家里根本吃不下饭”。
唐知味浑身的杀气顿时化作了三月的春风,“做做,自然做,毕竟还有个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就等着这里的一天三顿饭呢!”
年三十的早晨,一席食铺里的食客只剩下了两人。
本就舌灿莲花的唐知味今天的话格外地多,说得白前面无表情地往他嘴里塞了个包子堵住了他的嘴,又将他领回了家。
腊月里大雪过后,天气一直晴朗,三十这一天也不例外。
白远志在小小的院子里支了张长桌,一边晒太阳,一边写对联。
见唐知味跟着白前一起进门,一呆过后,就花蝴蝶般跟着唐知味转。
“唐大人,您用过朝食没?用过了?那再吃点点心!”
“唐大人,您冷不冷?我给您生个火盆!”
“唐大人,您要帮忙?对联让您写!”
白远志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写好的一大堆全部撸走,送给了左邻右舍,立在一旁给唐知味磨墨。
小草委委屈屈看向白前,大爷抢奴婢的殷勤!
白前,“……”
娘不是整天说大哥死脑筋,性子木讷,又不善言辞,肯定在官场上走不远吗?
这不是挺会拍马屁的吗?
唐知味跟着白家人一起过了年,守了岁。
子夜的更声敲响时,唐知味点燃了最大的一颗烟花。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