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城深处,东方墨的战略密室仿佛一个独立于时间之外的静默宇宙。
四壁之上,巨幅海图连绵相接,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寰宇画卷。
其中,代表南洋区域的部分,如同一位绝色佳人蒙着厚重的面纱,仅有零星几处被墨笔精细勾勒——那是已知的航线、已被标注的较大岛屿以及墨羽势力初步触及的琉求、盘州(定海城)、云涯州(望海城)。
而更广袤的区域,则是大片令人心悸的空白,或是仅以极淡的赭石色晕染出模糊的轮廓,其间偶尔标注着古老的异域名称或诸如“传闻多瘴疠”
、“土人骁勇”
、“疑有海盗巢”
之类的简略批注,充满了未知的诱惑与风险。
东方墨独自立于图前,身形挺拔如松,又似渊渟岳峙。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那片南北七千余岛屿的浩瀚岛群,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虚划,仿佛能穿透图纸,触摸到那些遥远岛屿的脉搏。
室内静谧得能听见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他自己绵长而沉稳的呼吸。
他的脑海中,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风暴。
无数信息碎片——零星的航海日志、商队带回的模糊传闻、定海城与望海城汇总的土着口述、乃至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在此刻汇聚、碰撞、重组。
这片星罗棋布的岛屿,资源潜力巨大(香料、珍贵木材、矿产,乃至可能存在的稀有物产),战略位置关键(控制东西海路,辐射更广阔的大洋),但其复杂性也远以往。
其上分布着语言各异、习俗千奇的原始部落,可能存在着已形成初步社会组织的小型土邦,更不乏凶悍狡诈的海盗以此为巢穴,劫掠商旅,威胁墨羽正在拓展的贸易网络与移民安全。
“大军压境,劳师靡饷,易激众怒,智者不取。”
他心中默念,否定了纯粹武力征服的念头。
那不仅会消耗墨羽宝贵的根基力量,更可能将潜在的盟友推向对立面,陷入无休止的丛林纠缠。
“单纯怀柔,迁延日久,难立威信,恐被视作软弱可欺。”
另一个声音在脑中响起。
缓慢的文化渗透与贸易往来,固然温和,但效率低下,且无法应对海盗等即时威胁,难以在短时间内构建起有效的秩序。
“恩威并施……”
这四个字最终如同定海神针,在他心海中落下。
思路瞬间清晰起来。
“威”
,在于精准、迅地铲除海盗巢穴,打击冥顽不灵的敌对势力,以雷霆手段展示墨羽不容挑衅的实力与底线,确立区域内的基本安全秩序。
“恩”
,在于带给那些愿意和平共处的土着部落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保障其安全不受海盗侵扰,提供他们急需的医药、铁器、盐布,传授更先进的农耕、渔猎技术,开辟稳定的贸易渠道,使其生活得以改善。
唯有如此,方能令其心服,自愿归附,乃至成为墨羽进一步开拓的助力。
然而,无论是“恩”
是“威”
,其根基在于对情报的绝对掌握。
不了解岛屿的确切地理、水文、资源分布,不了解各部族的社会结构、风俗禁忌、真实需求与内部矛盾,不了解海盗的实力、据点、活动规律,“恩威”
便成了无的放矢,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必须先成为这片海域的眼睛。”
东方墨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绘出一张活的‘南洋全图’。”
就在这时,密室的门被无声推开,青鸾端着一盏新沏的茶走了进来。
她步履轻盈,目光扫过壁上海图,最后落在东方墨凝神思索的侧脸上,便已了然他正在筹划何事。
她将茶盏轻轻放在书案一角,没有出声打扰,而是走到他身侧,与他并肩望向那片广阔的未知海域。
“这片海,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大,岛屿如星辰般繁多。”
青鸾轻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感叹,却无半分畏难,“公孙先生根据古籍与零星商报,推测南部一些大岛可能已存在受天竺文化影响的早期邦国,情况会更复杂。”
东方墨微微颔,接过她递来的茶盏,指尖感受到温热的瓷壁:“正因其复杂,更不能盲目。
我们需要最准确的一手情报——每一座主要岛屿的位置、地形、水源、物产;每一个聚居群体的规模、结构、态度、需求;每一处海盗窝点的实力、布防、航线。”
他顿了顿,饮了一口清茶,目光再次投向地图,“我意,再启‘潜影’。”
青鸾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赞同。
“潜影”
,是墨羽最核心、最精锐的侦察渗透力量的代称。
他们擅长隐匿,精于观察,能适应极端环境,是墨羽遍布中原乃至西域的“墨网”
得以构建的基石。
“两人一组,能力互补,分区域摸排。”
东方墨继续阐述他的构想,“武艺、野外生存、医道、语言、航海、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