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鹘船押解着俘虏与战利品,悄然返回都里镇外的隐秘山庄。
海湾一战虽胜,却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投入巨石,激起的涟漪迅在“墨网”
内部扩散。
缴获的倭刀、俘虏的口供,连同之前积累的零星情报,被迅汇总、交叉比对,最终由“书生”
呈报至东方墨案头。
山庄书房内,油灯的光芒将东方墨沉静的身影投在墙壁上。
他翻阅着卷宗,目光偶尔在俘获的倭寇绘制的简陋海图某一处停留——那里被标注了一个扭曲的蛇形图案,旁书“蛇盘岛”
三字。
据多名俘虏零碎且不乏矛盾的供述,此岛乃是辽东外海一股较大倭寇势力的重要巢穴之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仅是其劫掠后的销赃囤积之所,更疑似是其与不明陆上势力接头联络的枢纽。
青鸾立于一旁,同样浏览着情报,秀眉微蹙:“先生,此岛若真如所言,乃倭寇关键节点,拔除它,不仅可断其一臂,缴获其积聚,更能获取其与陆上勾连的线索,或可顺藤摸瓜,揪出幕后黑手。
只是,岛上情况不明,强攻恐代价不小。”
东方墨放下卷宗,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
他目光扫过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穿透这黑暗,看到那片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海域。
辽东陆上“墨网”
初定,海上却壁垒重重,若不尽快打开局面,恐生变数。
青鸾虽已展露锋芒,但欲犁庭扫穴,彻底震慑群丑,非以雷霆万钧之势不可。
片刻沉吟后,他已然决断。
“时不我待。”
东方墨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此番,我亲自走一遭。”
“先生?”
青鸾与“书生”
皆是一怔。
以东方墨如今的身份地位,亲涉险地,实非寻常。
“蛇盘岛盘踞多年,必有倚仗。
寻常‘墨刃’小队,纵能攻克,亦难保周全,更恐打草惊蛇,令其核心人物遁走。”
东方墨解释道,眼神锐利如鹰隼,“需以绝对之力,战决,一举捣毁其巢,擒杀恶,方能收震慑之效,亦为后续‘梧桐计划’扫清障碍。
我留此,正为此事。”
他看向“书生”
:“挑选三十名最精锐的‘墨刃’,需擅潜行、搏杀、且通水性者。
备轻便快艇五艘,不需大船,但求迅捷隐秘。
所需器械,按此单准备。”
他随手取过一张纸,笔走龙蛇,列出所需物品,其中不乏特制的钩索、迷烟、水靠以及强弓劲弩。
“书生”
肃然领命:“是,先生!
属下即刻去办,三日内必准备妥当。”
东方墨又对青鸾道:“你留守山庄,协助书生稳定陆上‘墨网’,同时,依据我们此前所议,着手草拟《海域墨网构建方略》的初稿,并开始留意、筛选可用于‘梧桐计划’的潜在人选。
待我归来,需见雏形。”
青鸾知他心意已决,且安排周详,便不再多言,郑重点头:“先生放心,青鸾必不负所托。”
三日后,月黑风高。
都里镇外一处更为隐蔽的小渔港,五艘轻捷的快艇如同幽灵般滑入水中。
三十名黑衣黑裤、背负兵刃的“墨刃”
精锐肃立艇上,鸦雀无声,唯有眼神中燃烧着冰冷的战意。
东方墨亦是一身利落的黑色劲装,外罩防水斗篷,立于艇船头,海风吹动他额前几缕丝,更添几分肃杀。
没有战前动员,没有多余言语。
东方墨目光扫过众人,微微颔。
“出。”
五艘快艇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融入浓重的夜色与海浪声中,朝着情报中蛇盘岛的方向,疾驰而去。
根据俘虏口供与“墨网”
前期探查,蛇盘岛外围暗礁密布,仅有东西两条隐秘水道可通内湾。
东方墨选择了一条更为险峻、却也更不易被察觉的西侧水道。
他亲自立于艇,凭借凡的目力与感知,引导船队在犬牙交错的礁石间灵活穿行,避开了数处水下陷阱与了望哨卡。
接近内湾时,已可见岛上零星的火光与隐约的喧哗。
倭寇显然未料到会有人敢在此时、由此路来袭。
东方墨打了个手势,快艇在阴影处停下。
“墨刃”
队员依计行事,分出两队,借助特制钩索与卓越的身手,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攀上两侧崖壁,清除岗哨。
待收到预定信号,东方墨身形一动,已如一片落叶般飘然掠上码头。
他的动作快得出了常人的视觉捕捉,守卫码头的两名倭寇只觉颈后一凉,便已软倒在地。
“按计划,甲组控制码头与船坞,乙组随我直扑匪居所,丙组清除外围,阻断援兵。”
东方墨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夜风中传入每个“墨刃”
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