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鹘船依照计划,谨慎地驶向那片被老舵等人称为“三叉水道”
的危险海域。
此处岛屿礁石星罗棋布,水道狭窄曲折,洋流紊乱,正是倭寇惯常设伏劫掠的绝佳场所。
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所有水手和“墨刃”
队员皆屏息凝神,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座可能藏匿敌船的岛礁背后,每一片波光粼粼却暗藏杀机的水面。
青鸾立于船,海风将她额前的碎吹得向后飞扬,她闭上双眼,并非休息,而是将听觉与灵觉提升至极致。
海浪拍打礁石的轰鸣,海鸟的啼叫,风过桅杆的呜咽,乃至水下鱼群游动的细微声响,皆在她脑海中构成一幅立体的感知图景。
突然,她双眸倏然睁开,精光一闪,低喝道:“左前方,第三座岛礁后,有异动!
桨声杂乱,不止一艘!”
几乎在她出声的同时,左侧那座怪石嶙峋的岛礁后方,如同鬼魅般猛地窜出四条狭长的快船!
船体窄而低,两侧密布长桨,划动如飞,破开水面,度快得惊人,直扑海鹘船而来。
船头上站立着数十个身穿杂色短衣、头缠布巾的悍勇之徒,手中挥舞着明晃晃的狭长倭刀,口中出意义不明的尖锐呼哨,眼神中充满了嗜血的贪婪。
“是倭寇!
戒备!”
“老舵”
厉声高呼,舵轮急转,试图抢占有利位置。
“稳住。”
东方墨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他目光扫过疾冲而来的敌船,迅判断形势。
“他们船小快,意图接舷。
传令,右满舵,侧舷对准敌,弓弩准备,听我号令,目标——敌船桨手!”
命令被迅执行。
海鹘船庞大的船体在海面上划出一道弧线,以较为坚固的侧舷迎向冲在最前面的两艘倭寇快船。
船上的“墨刃”
队员皆是百中选一的好手,虽不擅水战,但弓弩技艺精湛,此刻强压对颠簸环境的不适,依令张弓搭弩,瞄准了那些奋力划桨、使得快船得以高机动的倭寇。
“放!”
一声令下,十数支劲弩离弦,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精准地射向敌船桨位。
惨叫声顿时响起,数名倭寇桨手中箭落水,使得那两艘快船的度骤然一滞,冲势受阻。
然而,另外两艘倭寇船却极为狡猾,利用同伴吸引注意力的瞬间,凭借乎想象的灵活性,一左一右,如同两条毒蛇,贴着海浪迂回而至,已然靠近海鹘船舷!
“钩索!
准备跳帮!”
倭寇头目出嘶哑的吼叫,数道带着铁爪的绳索被奋力抛上,牢牢勾住了海鹘船的船舷。
倭寇们出兴奋的嚎叫,口衔利刃,便要顺着绳索攀爬而上!
就在这时,一道深蓝色的身影动了。
青鸾足尖在微微起伏的甲板上轻轻一点,身形如一只真正的青鸾鸟,翩然而起,竟似毫不受船只颠簸影响。
她并未直接冲向钩索,而是沿着船舷疾走,度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
手中短剑出鞘,剑光如秋水般潋滟,却又带着刺骨的寒意。
“唰!
唰!
唰!”
剑光闪过,精准无比地斩在那些连接钩索的粗绳之上。
灌注了精纯内力的剑锋削铁如泥,何况是绳索?几声轻响过后,四五条钩索应声而断,正攀爬至一半的倭寇惨叫着跌入冰冷的海中。
但仍有两条钩索未被及时斩断,已有数名凶悍的倭寇趁机跃上了甲板!
“杀!”
他们双眼赤红,挥舞着狭长的倭刀,状若疯虎般扑向最近的“墨刃”
队员。
倭刀劈砍凌厉,招式狠辣,全然不顾自身防御,一时间竟将训练有素的“墨刃”
队员逼得连连后退,甲板上刀光剑影,险象环生。
青鸾眸光一冷。
她看出这些倭寇个体战力不俗,尤其擅长这种亡命徒式的近身搏杀,若任由其在甲板上站稳脚跟,后果不堪设想。
她身形再动,如同鬼魅般切入战团。
脚下步法玄妙,在颠簸摇摆的甲板上如履平地,每每于间不容之际避开倭刀致命的劈砍。
手中短剑化作点点寒星,不与势大力沉的倭刀硬碰,而是专攻其必救之处——手腕、咽喉、心口!
剑光一闪,一名正举刀欲劈的倭寇手腕齐根而断,倭刀当啷落地;再一闪,另一名倭寇的吼声戛然而止,咽喉处多了一道细密的血线。
她的剑法快、准、狠,带着一种然物外的冷静,与倭寇的疯狂形成了鲜明对比。
尤其当她面对那名似乎是头目的倭寇时,对方狂吼一声,双手持刀,一记势大力沉的“唐竹”
(迎头直劈)狠狠斩下!
青鸾却不退反进,身形一矮,短剑贴着劈下的刀锋逆势而上,如同灵蛇出洞,直刺其胸腹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