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到了没?”
周清这几天一回来,就在询问哈军工的录取通知。
“在爷爷手里。”
民国时期,大学都是实行自主招生,优秀考生通常会收到不止一份录取通知书。
嗯,这个时候的大学生最幸福,他们不用考虑填哪一家。
只要有本事,能写好几家,哪一家录用,哪一家好,你自己挑。
1949~1951年,大学仍大体沿用民国时期的录取方式,通知书也保留着不少“民国风”。
到了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确立,好日子结束。
这时不但有录取通知书,还有“未被录取通知书”。
落榜生收到的通知,温情的学校会在上面会写着“希望你在劳动中,加强锻炼,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或者“今年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全国统一的规定的标准及你的政治、学业和健康条件,经过你所报考的院校逐一审查后,未被录取,特此通知。”
这样的例子很少,61年以后增多。
随着科研岗位满额,国家财政不足,养不起太多的科学家,录取率一年比一年低。
大部分城里的考生还能确定自己的情况,乡下就麻烦了,很多乡下学生不懂这些事,结果就被人窃取了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上学。
由于信息差造成的巨大缺陷,很多人就被坑了一辈子。
属于是截取他人道途,换做是修仙问道,铁定是要被灭门的!
不过,陈锋不担心这种不长眼权贵会搞到他头上。
城里很少发生这种事,能供子女上高中的父母,没有几个是短视的。
“爹,小锋考上了?”
周清惊喜来到库房门口询问,自从夏天热起来,老爷子就基本每天守在门口,享受着库房的凉气。
“嗯,考上了。”
老爷子很淡定。
周清看向放在躺椅边上的茶桌,一壶碧螺春,四个茶杯,还有一封拆开信件后的通知书。
周清立刻拿起来看。
“娘,娘!”
在库房门口葡萄架着木马凳子站起来,晃晃悠悠走向她。
不过周清现在没有心思搭理小儿子,目光已经被哈军工大学的通知书吸引住全部心神。
“···希你接到通知后,作好准备,如期到达集中报到地点,接受祖国交给的重要而光荣的学习任务,并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全面的优秀的国防建设人才,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最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而奋斗······”
这就是现在的大学录取通知,里面的文字都是手写的!
诚意如金啊!
不等陈邢抓住周清,周清就拿着信件出去。
“等下,给我看看啊!”
停好摩托车的陈建军心急道:“我还没看呢,你去哪啊?”
“我去供销社买点糖果!”
“买糖果干嘛?”
陈建军愣住了,家里需要什么糖果啊?
虽然大白兔奶糖不多见,这玩意在百货商店都是紧俏物资,一出来就没了。
可陈锋拿出来的糖粒真不少。
陈邢都快学会偷他卧室的糖粒,拿去泡水喝。
“爹,这封是谁的?”
陈建军靠前发现还有一封信。
“小锋的录取通知书。”
“啊?”
陈建军愣了愣,拿起来一看,果然是陈锋的。
“那阿清拿走的是什么?”
“张海杏的哈军工录取通知书。”
“······”
陈建军一时无言。
感情自家傻媳妇太过于兴奋,没有仔细看抬头吗?
额,也有可能!
他当年立下大功,也是直接拿起军功书跳着看,没注意到抬头根本不是他的名字。
过度兴奋就是这样。
“爹,爹!”
小陈邢一脸热情遭遇了亲娘的冷淡处理,只能抱着亲爹控诉。
“娘,娘!”
“别管你娘,她现在有点发疯。”陈建军笑着抱起儿子,摊开通知书,里面首先是一副手写的大学信件。
看完了信件,取出通知。
就是一张折叠起来的通知书,十分简单填写着陈锋的名字,以及简短的录取通知,最
陈邢小手想要抓,被陈建军拿远了。
等他想着要不要收藏起来,周清又快跑着回来。
“拿错了,拿错了!”
先把张海杏的通知书放在桌子上,再把陈建军手里的小心翼翼拿过去,唯恐撕裂了。
这玩意可是入校证明。
没有它,想要报名就会十分麻烦。
“这么买糖果回来了?”
“糖果太贵,没买!”
周清拿着通知书又出去。
“不是,不买糖果又去干嘛?”陈建军抱着小儿子追问。
“我不买糖果,就不能买别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