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神秘一笑:“公交能带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而且,有些藏在巷子深处的美食,公交更方便。”
很快,两人来到公交站,苏明指着周围的早点摊介绍道:
“你瞧,这附近就有不少本地人常吃的早点。”
上了公交,行驶十分钟,他们来到一家热闹的早点摊。
摊位前坐满食客,蒸笼里白汽升腾。
苏立熟练地排队,买了两份早点,走到林真逸面前:
“糖油饼配豆腐脑,这家超正宗。”
林真逸咬了一口酥脆的糖油饼,香甜的浆汁在口中四溢,爽口极了。
再喝一口爽滑的豆腐脑,鲜美入喉,痛快!
“好吃!”
林真逸赞叹。
苏立笑着说:“这家店开了好多年,周围的人都爱来。”
两人吃完早点,前往地铁站。
路上,苏明介绍着卤煮的特色:
“卤煮是老北京传统小吃,里面有火烧、豆腐、大肠、肺头等等,各种食材在老汤里混合炖煮,吃起来特别上头。”
两人说着便到了地铁站,刷卡进站后,随人群挤上了地铁。
车厢里人挤人,林真逸和苏立紧紧抓着扶手。
几站过后,他们下了地铁,步行穿过一条热闹老街。
没多会儿,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出现在眼前,店门口挂着一块陈旧的招牌,上面写着“老北京卤煮老店”。
一推开门,香味飘来。
店内摆着七八张桌子,每张桌子都坐满了食客,众人一边吃着卤煮,一边谈天说地。
苏立走到柜台前,点了两份招牌卤煮。
两人坐在空桌边等候,很快,两大碗热气腾腾的卤煮,就端上了桌。
林真逸仔细打量着,碗里的食物,有火烧,有豆腐,有大肠块,有肺头。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火烧送入口中,香糯的口感和特色的卤味,让人心满意足。
接着又尝了一块大肠,原肥不腻,那独特的风味,让他连连点头。
“苏立,这卤煮不错,很香!”
林真逸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苏立笑着说:“慢慢吃,他家的卤煮,配上蒜汁和辣椒油,那才够味。”
说着,苏立帮林真逸舀了一勺蒜汁,又加了少许辣椒油。
林真逸搅拌均匀后再吃,卤煮的味道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为卤煮增添了别样的风味。
两人吃得正香,邻桌一位大爷笑着搭话:
“两位年青人,这家店的卤煮,在咱们这片儿可是出了名的经典小吃。”
林真逸和苏立连忙回应,大爷便讲起了故事,及老北京卤煮的不断变迁经历。
三人聊得欢快,于是,林真逸对卤煮背后的人文,有了更深的了解。
吃完卤煮,林真逸脸润发光,苏立笑着说:
“瞧你这模样,就知道你挺喜欢这卤煮了。”
“下午,我带你去农家院,让你尝尝地道的乡村美味。”
林真逸一听,眼睛亮了起来。
下午,阳光正好,微风轻拂。
苏立带着林真逸来到一家农家院。
踏入院子,里面种满了各种蔬菜,黄瓜,西红柿,在枝头摇晃,散发着清新的生命气息。
老板娘热情地迎出来
“欢迎欢迎,尝尝我们自家种的菜,可新鲜了。”
苏立和林真逸被迎进客厅餐桌,两人坐下清洗碗筷。
不一会儿,一大盘金黄的韮菜炒柴鸡蛋,和红炒肉未端上桌。
林真逸夹了一块大煎蛋,送入口中,香爽脆口,蛋味浓郁。
“不错,很香!”
老板娘笑着说:“咱这鸡都是吃粮食和虫子长大的,味道极好。”
苏立吃了也大赞:“这种原汁原味的土鸡蛋,在城里少见。”
林真逸点头,又夹起一筷子肉未沫蔬菜,品尝起来,爽脆的口感,香味满溢。
“这蔬菜很新鲜。”
林真逸不禁感叹道。
老板娘在一旁笑容满面:“这些蔬菜都是今儿从地里现摘的。”
随后,她转身进厨房,端出了一锅热气上腾的鸡肉汤。
林真逸问道:
“这鸡肉汤,是刚杀的鸡吗?”
老板娘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解释道:“您放心,这鸡不是刚杀的。”
“我们都是提前杀好处理干净,放在冰箱里保鲜的。”
林真逸听了老板娘的话,松了口气:“我不太吃现杀的东西,听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老板娘点头:“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
林真逸盛了一碗鸡肉汤,金黄的鸡汤上飘着葱花,大喝一口,鲜甜的滋味,在口中漫开。
鸡肉炖得极烂,入口即散,甜香软糯,味道香极。
“这鸡肉汤极鲜美!”
苏立笑着说:“农家院的美食,别有一番风味。”
此时,老板娘又端上了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