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暖暖而生 > 第34章 松阳书院(二)

第34章 松阳书院(二)(1 / 2)

松阳书院整体闹中取幽,东望有良田,北靠有高山,青山绿水间似有乾坤正气和文风鼎盛之感。

陈行宁和卢清祥一起到丙班报到。

刚入学堂,陈行宁便感觉到了那种世家子弟带来的压迫感。

黄班里的学子大多跟卢清祥一般大小,甚至有比他更加年轻的。

好些人对他的眼神是打量的,是不屑的,甚至有嘲讽的,这些人的目光在扫视到卢清祥时又是另一种眼神,有羡慕有和善还有嫉妒!也有少部分人的眼神平和中正,对他俩都友好笑笑的。

丙班的先生姓蒋名煊,蒋先生将两人安排到了后排一起。

陈行宁与卢清祥一起走至学堂后方,路过一人时,他明显看到了对方扇着鼻子,那鄙夷之色怎么都藏不住。

陈行宁说完全不在意,那也不可能,毕竟他也才二十二而已,但很在意也说不上。

他觉得真正世家大族的重要子弟大部分会像卢清哲或者卢清祥一样,有教养有气度,仁爱之心不敢完全保证,但大部分都有体谅之意。

而那些对底层百姓完全漠视甚至厌恶的人又能有多大的出息,也许有祖辈余荫,但不能做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余荫也管不了一世的。

更何况他比这些人都年长好几岁,何必跟他们去争些什么,他到松阳书院来最主要的就是学习。他言任他言,明月照我心。

蒋先生已经是举人了,他是耕读之家出生,世家及不上,但家族之力让他可以进府衙做个小吏,不过蒋先生觉得小吏会让他的精神虚耗在各种杂事和人情世故之中,他便不是很乐意。

因早年跟苏院长结识,苏院长也惜其才华,故带他进入了书院教书,他一直都带着新生学子班。

他带过有好多学子走入天地玄黄班,也有很多学子觉得读书清苦而半途荒废,他的学生有世家,也有耕读还有寒门,只是寒门相对少一些罢了,所以他并不觉得陈行宁特殊。

陈行宁在松阳书院的第一堂课就是蒋先生主讲,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他甚至一度听入迷。这跟曾经的镇学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先生会结合具体事例说古道今,很多事例都是底层百姓接触不到的。这便是世家和百姓之间知识层面的断层。

下课后,学子们陆续离开教室。

陈行宁正收拾书本,卢清祥凑过来轻声说:“陈大哥,莫要把方才那些人放在心上。”

陈行宁抬头笑道:“无妨,我不在意。清祥,一会吃完晚食去藏书楼如何?”

“啊……陈大哥,你不累吗?”

“还行,不是很累。”

“我想休息休息。”

“那我便自行前往。”

这时,蒋先生走过来,拍了拍陈行宁的肩膀说:“今日课上看你听得认真,可有不懂之处?”

陈行宁恭敬回道:“先生讲得极为透彻,学生拜服,暂时没有什么问题。”蒋先生微微颔首,又叮嘱几句关于书院的规矩后便离开了。

两人拜别蒋先生。

吃完晚食,陈行宁独自去了藏书楼,藏书楼门口有一先生正认真看书,见人来便查阅学子班籍,发放通行令牌。

陈行宁本欲直接上二楼,被二楼门口的先生告知无权限,他返回一楼开始学习。

藏书楼只对书院学子开放,分为上下三层,甲乙丙丁四班学子可以进去入第一层,地玄黄班可以进入第二层,而天班则可以进入第三层。

陈行宁现在只能在第一层参阅,但这第一层的书本也让他叹为观止。

从史册到诗集,再到游记甚至还有一些话本,陈行宁从进门的书架上取了一本,乃是山川游记。

这类游记为本院学子游学时记录,多为当地当时实时风貌,学子的观点论述不多,但从这种游记中能看到很多当地的问题反映。

陈行宁一边摘抄,一边思考,对于自己能想到能看清的情况给予评价以及个人处理策略。而这些笔记所记之事,等他回太原府时若得空可以请教卢大人。

游记看起来很快,却能了解到很多事情,这一个晚上陈行宁便阅看了两本游记,虽然很多事只有只言片语,但也真实可靠。

比如一本游记中提到“象屿县八月多大风暴雨,海水倒淹”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陈行宁冷汗尽冒,因为象屿县在江南地区,而他的阿暖也在江南!

到现在两个月了,他收不到阿暖的一点点消息,他焦急忧心,但他毫无办法,只能等,只能期待卢大人给予的一点点反馈。

但前些日子卢清哲对他的一番话,让他明白,他心急也好心焦也罢,这都无济于事也无能为力,他只能自身强大,待三年后会试努力一把,争取进入进士序列,然后选择江南地区才是他和阿暖之间的最优办法。

陈行宁更加认真仔细,他再也不敢放松一丝一毫的时间。

山中不知岁月,陈行宁在松阳书院汲取着他所能遇到的所有的知识,甚至还有曾经不敢想象的六艺。

他没有时间去关心那些异样的目光,他只知道在远方有人在等他,他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尽快回到她的

最新小说: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小巷人家:从皮猴子到理科状元的逆袭之路! 机甲狂奔 母凭子贵,不孕前夫求我嫁入豪门 碾压诸天 偷香窃玉 惹上大佬,现在跑还来得及吗? 从流浪地球开始的诸天 开局逃荒,我携千亿物资养反派 地上足球:C罗以为我去辅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