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72章 对大明很有用的视频泛泰思潮求追订

第572章 对大明很有用的视频泛泰思潮求追订(1 / 2)

既知大明的下一步主要扩土目标在中南半岛,如今视频又是关乎西南的内容,老朱和徐达、沐英等人自然更加的重视,尤其是沐英。

毕竟如今是由他镇守西南的。

视频开始,便是一个个后世西南少民部族泼水欢庆的场景。

沐英久镇西南,了解不少西南少民部族的文化和习俗,见此不禁心道:这不是西南很多少民部族都盛行的宋干节,又名“浴佛节”

么?

果然,接着视频中就传出了一个男子的解说声。

“今年4月刚过去的泼水节,是我国最知名的民族节日之一。”

“提到泼水节,很多人都会想起傣族。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傣族这个名字其实大有讲究。”

“20世纪五十年代,新朝确定了一批西南少数民族的名称,不少民族当时都改了名。

大多数改名都是为了去除传统称呼中的贬义,例如‘夷人’改为‘彝族’,‘僮人’改为‘壮族’,‘猺人’改为‘瑶族’,‘倮黑’改为‘拉祜’等等。”

“只有傣族是一个特例,傣族之前被称为泰人,并无贬义。

但新朝还是给‘泰’字加了个单人旁,新造了‘傣’字。”

“新朝为何要如此设计?变泰为傣,其实是为了防备东南亚泰国的野心。”

才看了个视频开头,朱元璋、朱标等便更加聚精会神了,觉得这视频很可能于大明大有用处。

毕竟这里面涉及到了后世新朝对西南少民部族的治理政策,肯定对大明有不少能借鉴的地方。

别的不说,单是开头这个将西南少民部族改换名称,确立新的部族名称,就让朱元璋、朱标觉得大有深意,值得学习。

而看到新朝将泰族改为傣族,是为了防止泰国的野心,朱元璋等又有些不理解了。

因为之前看过几部以东南亚国家为背景的电影,比如说《湄公河行动》,还有些相关视频,再加上有后世地图,因此老朱、朱标知道泰国就是如今的暹罗。

讲实话,他们没觉得暹罗在如今乃至后世有什么能威胁到中国的实力。

那为何新朝以将泰族改为傣族这种策略应对泰国的野心呢?

视频很快进行了解答。

“20世纪泰国流行一种‘泛泰主义’思潮,宣称东南亚各国的泰人应该加入同一个国家,那就是泰国。”

“作为二十世纪东南亚最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潮,泛泰主义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叙述和现实主张。”

“比如,泛泰主义相信泰人是汉人的‘兄长’,认为僮人、高棉人都是广义上的泰人,而云南、广西则是泰人的故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泰国军政府更是将这些狂想转化成了现实行动。

与日国结盟侵犯周边地区,甚至觊觎云南的西双版纳等领土。”

“新朝建立后,泛泰主义仍在东南亚有颇大影响力,正是为了防备这种泛泰主义,才将国内泰族更名为傣族。”

到这里,该视频第一个章节“半字之差”

结束了,并由此引出了该视频的主要内容,即“泛泰主义”

如何源起与展的。

朱元璋等人也对泛泰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到了后世暹罗国的野心。

蓝玉更是低声道,“真没有想到小小暹罗,竟然也妄图北侵大明,当真是找死。”

没人接他的话,因为视频进入了第二个小章节——傣泰南北。

“假如我们能穿越回五百年前的西双版纳,问当地人泰国在哪里,他很可能会说,你找泰国的话,那就是我们这儿啊。”

“什么,你说南边的暹罗?对不起,跟那帮人不熟,而且那帮人太不正宗了,代表不了泰人。”

“因为在古代,泰人就是这样一个内部差异极大的族群——傣泰人,是壮侗语族群的一支,而壮侗语族群的前身则是先秦中古时期的百越人,包括今天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等等。”

“公元七到十二世纪,中国西南的汉藏语人群先后建立了南诏、大理、骠国、缅甸等区域强国,而傣泰人还不具备成熟的政体,处于较为原始的农业村社阶段。”

“他们有些是国家的臣民,有些游离于国家体系之外。

在这几百年间,傣泰人逐渐向东南半岛迁徙扩散,与当地人混合交融,并且在语言上同化了大量当地居民。”

“总体来说,按照向南迁徙的深入程度,傣泰人可以分为两部份。”

“一部分深入昭披耶河、湄公河流域,最终占据了南方的富饶河谷地区,建立了暹罗、老挝等东南亚王权国家,被统称为十二昭泰。”

“另一部分则留在东南亚北部山区,建立了一大批傣泰人的小王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被称为‘十九昭法’。”

“从国家实力来看,南方的十二昭泰显然强于北方的十九昭法。

因为内南方傣泰人占据的河谷更适合国家展,而且大量吸收了孟人、高缅人的政治及文化成果,在高棉帝国等古国的基础上建立

最新小说: 万古第一废材陆仁云青瑶 重生离婚踹渣总,五个哥哥排队哄 凡尘仙逆之三界渡 快穿:炮灰女配反杀指南 重生之寒门翻身记 海贼:幻兽九头鸟 娱乐圈,大佬只想摆烂 八零大佬宠不停,作精后妈赢麻了 我血崩早产,老公在陪佛媛大嫂救狗 青云门陆仁云青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