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 第617章 舅甥俩的小心思

第617章 舅甥俩的小心思(1 / 2)

李定国乃天启元年生人,如今正好十八岁,常年的军伍生涯使其少年老成,相较于毛头小伙子要成熟的多。

见到面前这位人物,李定国先是一愣接着单膝跪下,铿锵有力的开口道:“定国参见越王殿下。”

“好!”幸得一员猛将,徐晋的嘴角都能咧到耳朵后头,他将眼前这位小将扶起,上下打量了一阵后感慨道:“你还年轻,你我相伴会很久。”

“本王对阁下可是仰慕已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当真是少年英豪啊。”

李定国略显诧异,便只是抱拳表示大王过奖了,他挠了挠头寻思着自己只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辈而已,虽然在义军中略有几分虚名,但那算不得什么。

十三路义军头领拎出来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徐晋自然不知道李定国在想什么,他这会对此人是越看越喜欢,边打量边暗自点头。

十八岁正是朝阳般的年纪,如无意外李定国将来会是大夏的栋梁之将,孙传庭.秦良玉自然也是能独挡一面的猛将,可此二人毕竟年纪大了,再过个十年八年就差不多该颐养天年了。

“按理说,依我大夏的军制,领兵者都需在讲武堂进修,毕业入伍之后才能开始带兵。”徐晋沉吟道:“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特殊时期便特事特办,本王欲调拨一千兵马供你统御,如何?”

“谢大王!”

李定国闻言大喜,同时还有点不敢相信,他与孟信私交甚好,后者之前曾委婉的告诉过他,即使从了夏,将来可能也要从低级军官干起,毕竟对于大夏来说,这也是考验降将忠心和能力的一部分。

李定国原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却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一千人马看似很少,但这却是天下头一等的精卒啊,比五千西军还强得多,麾下有了兵才能有立功的机会,只是不知越王殿下为何这么信任自己。

徐晋面带微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对方以后多适应一下大夏的军制和规章,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他虽然很欣赏李定国,但此人将来建功立业的机会恐怕在海外,辽东战局基本已经成了定数,只要按部就班的打就必赢。

崇祯十二年腊月底,本是年关的时候但辽东大地却一片萧索,大雪已经下了下次,空气中的温度也更加的寒冷,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大夏的灭清攻势,厚厚的积雪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行军速度,不过这个时候,马户所率的南路军与孟信所领的西路军还是成功会师。

这二路人马乃是夏军在辽东战场上的主力,加起来的总兵力约五万四千余人,双方在辽阳汇合后休整了两日,也是在这个时候,率关宁军协战的祖大寿.吴三桂二人,才得知大夏越王亲至的消息。

舅甥俩闻讯后十分纠结,从礼节上来说他们是该去拜见一下人家,但眼下大明和大夏也处于敌对关系,私自去拜见敌酋是极其敏感的,很容易挑动崇祯皇帝那根脆弱的神经。

“舅舅...”

“军中无父子,称军职!”

“是,总兵大人。”吴三桂尴尬一笑,脸上闪过一抹忧虑:“大人你也看到了,夏军在辽东的攻势有多猛,清军重兵驻守的海州一日被破,鞍山.辽阳无不如此,说实话,这仗打着打着,末将却对朝廷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以往,末将还寻思将来就算明.夏开战,关宁军也能凭借宁锦防线将夏军锁在辽东,可如今看来这个想法太过天真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祖大寿眉头深深皱起,依旧是那副严肃的模样。

“没什么...”吴三桂犹豫片刻后道:“末将认为咱们应该去拜见那位越王,日后就算局势有变也有退路,我等是明将不假,可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关内将士想想啊。”

祖大寿眯起眸子默不作声,他知道这个外甥的意思,无非就是担心夏军在收拾完黄台吉后,转头攻打宁锦,在这支雄师面前关宁军是万万抵挡不住的,既如此,为何要做不必要的牺牲呢。

从内心而言祖大寿可是认同这个观点,夏.清二者对于明廷而言虽然都是反贼.叛贼,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别的不说,大夏毕竟是汉人政权,倘若将来统一了九州,那便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正统。

而大清那是什么?

是蛮夷!是鞑虏!

就那些奇俗异服.剃发留辫的暴政.恶政,无一不是毁华夏之衣冠道统,因此从情感上来说,祖大寿自然更倾向于大夏。

但身为大明的边将,他又不想被人戳脊梁骨骂做贰臣,因此祖大寿有些犹豫不决,吴三桂察言观色的本领极强,对这个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吕布穿水浒,从辽国突围开始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如何拯救德意志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中国野史大甩卖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