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玻璃(2 / 2)

不过徐晋倒是对这个伯诺瓦十分感兴趣,他可太需要会烧玻璃的人才了,这玩意的作用相当大。

值得一提的是,自古以来华夏便点了“瓷器”这个科技点,而欧洲则选择了琉璃,早在古埃及时期,原始的琉璃便已出现,而中国则要晚上许多。

到了如今的明朝,虽然民间的琉璃技术已经很健全,尤其是在山东淄川那里规模颇大。

但在大明,琉璃这种东西通常会被用来做瓦片.器皿等仿玉的装饰品,其色彩鲜艳十分受达官贵人的喜爱。

这些杂色的玻璃没有太大实用价值,只能用来观赏,其中蕴含的科技价值也并未得到充足的发掘。

直到崇祯七年,大明在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帮助下才造出了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望远镜,朱由检也是通过这玩意才第一次清晰的看到天上的行星。

而欧洲这边,早在万历二十三年,荷兰人已用纯色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复式显微镜,至于放大镜的出现更是可以追随到十三世纪。

由此可见在玻璃这一项上,华夏已经将科技树点偏了,而所谓的光学也需要玻璃技术作为前置。

对于徐晋而言倒也没想太多,只是希望能够自行生产出纯色玻璃后借此制作一些望远镜.显微镜之类的东西。

前者在军事上用途很大,此时的大明虽然也有少量的窥远筒,毕竟都是夷人传教士带来的,属于比较稀罕的玩意,寻常的地方将领见都没见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农民将军 世威大帝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红楼群芳谱 中国野史大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