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的晨雾尚未散去,何雨柱与推着自行车的易中海、贾东旭迎面相遇。
今天是约定送菜的最后一天。
柱子从后院走来,易中海神色如常。
贾东旭站在一旁,面色稍有恢复,但仍带着几分苍白。
清晨微凉,他披了件厚外套。
"
柱子,这两天多亏你了。
"
贾东旭明白自己身体好转是因为吃了柱子做的饭菜,便向他表示感谢。
"
东旭哥客气了,钱是一大爷出的,要不然我也没法带着妹妹准备这些。
"
柱子不想居功,收了钱办事,没必要装作善人。
"
柱子,东旭是该谢谢你,换了别人可没这手艺。
"
易中海接过话茬,语气温和。
昨晚思量一番后,他已决定拉拢柱子,此刻便有意示好。
柱子见状,不再推辞,只是扫了两人一眼。
"
一大爷,你们这是要去厂里?"
贾东旭病休数日,一直在家调养。
看这情形,今天是要复工了。
"
是啊柱子,再不去手艺都生疏了,后天转正考核,得抓紧跟师傅练习才行。
"
"
行,东旭哥,祝你顺利转正,我也得去上班,先走了。
"
简短寒暄后,柱子未多做停留,径直出院赶往工作地点。
易中海望着他的背影,微微点头。
"
走吧东旭,这几天耽搁了,得尽快补上落下的进度……"
大约十分钟后。
鸿宾楼的招牌已映入柱子眼帘。
武艺有成后,何雨柱步履如飞,往日需要三十分钟的行程,现在不到十分钟就能走完。
这还是他刻意控制度的结果,若放开手脚,还能更快。
到达目的地时,他呼吸均匀,额头不见汗迹,体力消耗寥寥无几。
明劲境界的武者体质,早就越了普通人的极限。
这样的身体素质,放在专业运动员中也是佼佼者。
更难得的是他才十五岁,未来的展空间不可估量。
何雨柱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既然走得这么快,还要自行车干什么?
随即摇头失笑。
自行车还是必要的。
这个年代,自行车就像未来的豪车,是身份的象征。
日后谈婚论嫁时,推着自行车往那一站,自然就显得与众不同。
走进鸿宾楼,何雨柱先向杨老板恭敬问好,才转身走向后院。
他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杨老板当初的提携。
别人对他一分好,他就要回报十分谦逊。
后厨里,何雨柱没有急着动手做菜,而是先找到师父李保国。
"
师父。
"
李保国抬眼打量他,眉头微蹙:"
柱子,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变化?"
师徒朝夕相处,李保国见多识广,隐约察觉到徒弟身上不同寻常的气息。
何雨柱摸了摸后脑勺:"
最近跟着杨师傅练武,稍微有了些长进。
"
习武的进步让何雨柱整个人的气质都焕然一新。
体态、神情都与往日大不相同。
当然,这话也只有何雨柱说得出口。
若是让那些苦练多年的武者听到,怕是要惊得目瞪口呆。
短短几日就练出明劲,还说是"
有点进步"
?
别人寒来暑往勤修苦练数年都未必能入门,听到这话岂不是要气炸肺?
李保国目光微闪。
他虽然不习武,但徒弟精气神的蜕变却一目了然。
心里明白,何雨柱说的"
有点进步"
绝非等闲,十有是有了重大突破。
不过李保国知道,柱子并非有意隐瞒,而是天性谦逊,这话自内心。
越是如此,李保国越是感慨:自己这是收了个怎样的天才徒弟啊?
当初还担心练武会影响厨艺,没想到柱子在鸿宾楼的声望反而更高了。
起初客人是冲着他李保国徒弟的名号来尝鲜,但味道做不得假。
不好吃?就算是他李保国亲自下厨,客人照样不给面子。
如今柱子已经成为后厨最抢手的师傅之一,不少食客指名要他掌勺。
甚至有些资深大厨都没有这样的号召力。
众人都看得出来,何师傅晋升大厨指日可待,不少人已经把他当作鸿宾楼第四位主厨的热门人选。
最难得的是,柱子人缘极佳。
无论职位如何变化,他始终谦逊有礼。
即便成了掌勺师傅,切配的活计照样亲自动手。
要知道,很多厨师稍有地位就摆架子,恨不得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