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有粮,你们这看起来是真达了啊,真好,真好。”
他说着,眼底里露出的都是向往。
王宗卿给大伯和王有粮使了个眼色,努了努嘴,大伯连忙说道:
“四叔,咱们别站外头了,咱们先进屋,你这一路估计也累的不轻,进屋先坐下歇歇。”
四爷马上说道:
“好,好,那就进屋。”
到屋里,四爷看到老太太,马上热情的打招呼:
“老嫂子,身子骨可还好?”
他一边说着,一边往老太太身边的座椅走去坐下。
老太太乐呵呵的说:
“老四过来啦,我身子骨好着哩,你现在身体咋样?”
四爷叹了口气:
“唉,咱们庄稼汉,身子骨都熬坏了,这上了岁数,哪哪都不得劲,还得为村里的事操心,我啊,是没你这个享福的命哦”
老太太笑眯眯的说:
“我也是沾了我好孙儿的光,靠有福有粮他们,我怕是享不到福咯。”
正说着,大娘和二娘端着饭菜上了桌,也热情的和四爷打了招呼。
今天知道四爷要过来,所以中午炒了四个菜,有腊肉,有鸡蛋,还有花生米和腌白菜。
别看菜简单,这个时候,这几个菜里有肉有鸡蛋,已经是好多人都吃不到的东西了。
吃饭的时候,四爷也只顾东拉西扯以前村里的事,以及他们搬到城里之后,村里人的羡慕等等。
直到吃过饭,大娘他们收拾了桌子回了春苗的房间,大伯给王有粮使了个眼神,王有粮想了想拿出烟给四爷散了一支,然后问道:
“四叔,村里现在日子好过不?”
问到这里,可算是问到四爷的心坎上了,他叹着气说道:
“唉,哪里能好过,公社的干部跟上面吹牛,导致今年交的公粮比去年都还多,加上本身粮食都减产了一些,现在咱们村里,好多人家都饿着肚子,要不是我偷偷留了一部分应急粮接济着,说不准都有人要饿死了。”
话说到这里,基本也算是明牌了,四爷此行的目的,估计也是想借粮。
于是王有粮继续说道:
“四叔,那这个情况,公社没给想想办法?”
说到这个四爷都来气,他一拍桌子骂道:
“他们能想到个屁的办法,只是不停说让大家伙忍一忍,可饿肚子的事是忍忍就能过去的吗?
你不知道,村里的人家,现在基本上没事干的时候,都是躺在家里哪里也不敢跑,一是想尽可能省些粮食,二来也是饿的没力气。
可是公社那帮子人,我看个个都吃的肥头大耳的,一个也没见瘦!”
王有粮和王有福对视一眼,最后还是大伯说道:
“那四叔,昨个您托人捎话给我们,说是想让我们帮帮忙,您说吧,有啥我们能帮上的?”
问到这里,四爷却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毕竟这时候的情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粮食的金贵,他也问过,就四九城周边的黑市,一斤杂粮都要卖到5毛以上,而且还不一定买的到!
他又想到村里的情况,咬了咬牙,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
“老嫂子,有福,有粮,宗卿,我就直说了,现在村里粮食快见底了,那些家里劳力多的,之前攒的还有粮食,勉强还能撑下去,可是村里好些人家,现在都快断粮了。
村里留的救命粮一旦没有,那些断粮的人家,可真的一个不好会饿死人,都是乡里乡亲的,我真的是不忍心,所以我才厚着脸皮过来找你们,想问问你们,要是有粮食,能不能接济一些,算,算村里,算我借的,等熬过去了,我保证,一定一两都不少的还给你们!”
四爷说完,眼神先看了看老太太,又看向王宗卿等人,眼神里满是祈求之色。
这时候,大伯和王有粮都看向王宗卿,因为家里的粮食,除了能买到的定量之外,都是王宗卿带回来的,包括他去年就提醒大家存的几百斤粮食。
王宗卿看大伯和王有粮看他,又见上的老太太对着他轻轻点了点头,于是王宗卿扔掉手中的烟头,仿佛下定了决心说道:
“四爷,话说到这里了,我想说的是,您也知道,现在到处都缺粮,我们在城里的定量壮劳力一个月的定量也才21斤,还大部分都是粗粮,我们也没有多少粮食。”
四爷听他这么说,眼神慢慢晦暗下去,王宗卿接着话锋一转:
“不过,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去年收成好,我让我爹他们存了一些粮食,您也知道,细粮很难买的到,都是粗粮,大概还有一百多斤,我做主了,借您1oo斤,您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