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一个胆大的老工人喊道:“厂长,那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学不会咋办?”
“学不会,我给你换个岗位。”李子明回答得很快,“厂子大了,总有你能干的活。看仓库,搞后勤,都可以。只要你还想在峰牌干,我就给你留个位置。”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工人们的疑虑。担忧变成了期待,每个人都开始畅想成为“技术工”之后的样子。
解决了内部问题,李子明立刻行动起来。他拨通了陈海生的电话。
“陈叔,我想找您帮个忙。”
“说吧,又有什么新花样?”电话那头传来陈海生爽朗的笑声。
“我想买几台半自动的灌装机和封盖机,咱们海城本地的机械厂,您有没有熟人?”
陈海生沉吟了一下:“这东西本地厂子怕是做不了。不过我倒是认识省城机械研究所的一个朋友,他们下属有个实验工厂,专门搞这些东西。我帮你问问,让他们给你定制。”
“那就太谢谢您了!”
有了陈海生的关系网,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一周后,张援朝就带着李子明批的一万块钱,前往省城,和那家实验工厂签订了合同。
半个多月后,两辆大卡车轰隆隆地开进了工厂,车上装着几台崭新的、闪着金属光泽的机器。
张援朝就像得到了心爱的玩具,带着几个挑选出来的年轻工人,一头扎进了车间。他们不分昼夜地安装、布线、调试。李子明把后勤工作做到了极致,饭菜直接送到车间,保证他们随时有热水喝。
又过了十天,第一条半自动化生产线终于组装完成。
那天下午,所有工人都围在二号车间,屏住呼吸看着。
张援朝亲自站在操作台前,深呼吸之后,按下了启动按钮。
机器发出了平稳而有力的轰鸣声。玻璃瓶在传送带上快速移动,经过灌装口,琥珀色的汽水被精准地注入,分毫不差。随后,瓶子来到封盖机下,一个瓶盖落下,“咔哒”一声,完美密封。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只用了不到五秒钟。
一个年轻工人拿着秒表,激动地大喊:“一箱!灌满一箱只用了四十秒!比以前快了一倍不止!”
车间里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张援朝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李子明身边,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兴奋。
“老李,成了。按照这个效率,单这一条线,日产量就能到五千瓶。五条线全部改造完成,日产两万瓶,不是问题!”
李子明看着那条不知疲倦运转着的生产线,他悬着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这不再是简陋的作坊,这是一个工业堡垒的雏形。
“老张,”李子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只是开始。机器好是好,但怎么让它一直好好地运转,是个新课题。”
张援朝点点头,他明白李子明的意思。
“放心,维护和保养的规章,我这几天已经写出来了。咱们的工人,也得配得上咱们的机器。”
第一条半自动化生产线稳定运转,给整个峰牌汽水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产量瓶颈被彻底打破。李子明难得地准时回了家,苏小婉特意多炒了两个菜,一家人围着桌子,气氛很是轻松。
女儿李悦捧着一瓶峰牌汽水,小口小口地喝着,这是她每天的特权。
喝了半瓶,她把瓶子放在桌上,突然开口问:“爸爸,为什么咱们家的汽水,要用啤酒瓶子装?”
李子明正夹着菜,闻言笑了:“傻丫头,这不是啤酒瓶,是汽水瓶,都是一个样子的。”
“不好看。”李悦摇摇头,很认真地指着瓶身,“光秃秃的,就是一张纸贴在上面。我同学喝别的汽水,瓶子上有花纹呢,咱们的没有。”
苏小婉也插话道:“孩子说的也是,现在市面上回收的瓶子就那么几种,看着都差不多。”
一句童言,却让李子明心里咯噔一下。
他放下筷子,拿起桌上那瓶汽水。棕色的玻璃瓶,圆滚滚的瓶身,确实是最大众化的造型。除了瓶标上那个醒目的“峰”字,它和任何一家小作坊出品的汽水瓶子,没有任何区别。
他们拥有了全海城最好的技术,最好的配方,最高的生产效率,但最后呈现在顾客手里的,却是这样一件平平无奇的“外衣”。
李悦还在继续说:“我同桌的文具盒是铁的,上面印着小人,可好看了。她说东西好不好,要看壳子漂不漂亮。我们的汽水最好喝,也应该用最好看的瓶子装。”
“最好的瓶子……”李子明重复着这几个字,一个念头在脑中迅速成型。
第二天,办公室里。
李子明把赵大刚和张援朝都叫了过来。
“我有个想法。”李子明直接切入主题,“我们得把现在的汽水瓶子换掉。”
赵大刚一愣:“换掉?为啥?现在不是用得好好的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