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李子渊换上一身普通士子服饰,带着老张头前往柳飘絮所说的绸缎庄。
绸缎庄位于桂州城西,门面不大,但布置十分雅致,店内的客人并不多,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柜台后拨弄算盘。
此人约莫四十岁年纪左右,面容清瘦,眼神精明,穿着一身朴素的灰色长衫,与寻常商人打扮大不相同。
“客官需要什么?”
见李子渊进来,他抬头问道,语气不卑不亢。
“可是沈老板?”
李子渊拱手问道。
“在下木子远,受柳大家推荐,特前来拜访。”
沈万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放下算盘,露出了一抹笑容。
“原来是柳大家的朋友,请里面坐。”
他将李子渊引到内间,吩咐伙计上茶,内间的布置与外间一样简朴,但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商路图,上面标注着各条商道的详细信息。
“木公子找沈某所为何事?”
沈万三开门见山。
李子渊也不绕弯子。
“久闻沈老板经商有道,特来请教生财之道。”
沈万三笑了笑。
“沈某不过是个小商人,哪有什么生财之道,倒是我观公子气度不凡,不像寻常士子。”
“实不相瞒。”
李子渊道。
“在下在总督府任职,奉命筹措教育经费,听闻沈老板精通货殖之道,特来请教。”
沈万三神色微动。
“原来是官爷,不过沈某向来不喜与官府打交道,恐怕要让公子失望了。”
“沈老板误会了。”
李子渊诚恳道。
“我并非要以官身压人,而是真心求教,岭南欲推行免费官学,让贫寒子弟也有书可读,但苦于经费不足……”
“免费官学?”
沈万三眼中闪过异色。
“这倒是个善举,不过……”
他顿了顿,才说道。
“公子可知,为何历代王朝都无法推行全民教育?”
“请指教。”
“一来是财力不足,二来……”
沈万三意味深长地说。
“是有些人不愿意看到平民读书。”
李子渊默然,他自然明白沈万三的意思,士族阶层垄断知识,不愿意平民获得上升通道。
“所以更要推行。”
李子渊坚定地道。
“知识不应该被少数人垄断。”
沈万三注视着李子渊,良久,忽然笑道。
“公子倒是与众不同,好吧,既然公子诚心求教,沈某就说说拙见。”
他走到商路图前。
“岭南物产丰富,但商业不发达,原因有三:一是道路不通,二是没有统一的市舶司,三是缺乏特色商品。”
“愿闻其详。”
“先说道路。”
沈万三指着地图。
“岭南多山,交通不便,货物运输成本高,自然难以发展商业。”
“此事已在解决。”
李子渊说道。
“官府正在修建通往各州的主干道,不过这需要时间。”
“好。”
沈万三点头。
“其次是市舶司,如今海外贸易都由各地豪强把持,税收流失严重,若能设立统一的市舶司,规范海外贸易,每年可增加不少收入。”
“这个建议很好。”
李子渊记在心里。
“那特色商品呢?”
沈万三笑了笑。
“这就是关键了,岭南有珍珠、犀角、象牙等特产,但产量有限,要想做大,必须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
“比如丝绸,瓷器等。”
沈万三娓娓道来。
“岭南气候适宜种桑养蚕,但织造技术落后,若能改进技术,生产优质丝绸,必能打开销路。”
李子渊心中一动。
“沈老板可懂织造技术?”
“略知一二。”
沈万三谦虚地道。
“我在江南时,曾经营过丝织作坊。”
“太好了!”
李子渊兴奋道。
“若请沈老板主持丝织工坊,不知意下如何?”
沈万三愣住了。
“公子这是……”
“我欲创办官营工坊,生产丝绸,瓷器等商品。”
李子渊解释道。
“所得利润,全部用于教育经费,沈老板若愿意出任总监,待遇从优。”
沈万三沉吟不语,良久,他才抬头道。
“公子可否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