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飘絮对着台下微微颔首,并未说话,只是轻轻拨动怀中的琵琶。
一曲花月夜从她指尖流淌而出,如泣如诉,婉转悠扬,竟将这首名曲演绎得淋漓尽致,情感饱满,技艺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画舫内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
老鸨再次上台,笑眯眯道。
“柳大家的规矩,想必各位贵客都知晓,想要与柳大家单独品茗论艺,需得做诗词一首,若能得柳大家青眼,方可入得香闺。”
这也是青楼抬高花魁身价的常见手段。
当下,便有几个自诩风流的文人争先恐后地站了出来,吟诵自己的诗词。
有的咏物,有的抒情,水平参差不齐,但显然都未能打动那位柳大家,她只是微微摇头,连目光都未曾多停留一瞬。
场面一时有些冷清。
老张头在一旁低声说道。
“大人,这花魁架子倒是不小啊!”
李子渊笑了笑,并未辩解。
老张头是个粗人,他自然对这些攀风附雅的事情不喜,人家是靠这个吃饭的,自然得有些架子,半遮琵琶半遮面的才好勾引男人一掷千金的兴趣,否则此地和外面的窑子有啥区别的。
突然李子渊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恶作剧般的念头,他身为穿越者,脑中装着中华诗词库的精华,虽然平时他不屑拿出来装叉,可是不代表他不会。
既然要体验何不体验个彻底?也顺便看看,这个时代被捧上天的顶尖的花魁,容貌很眼光究竟如何?
就在无人再敢上前,老鸨脸上也有些挂不住的时候,李子渊缓缓站起身,朗声道。
“在下不才,也有一首歪诗,还请柳大家品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这个之前默默无闻的士子身上,见他衣着普通,不像是什么富家公子哥,不少人眼中露出不屑之色。
柳飘絮的目光也第一次正式落在了李子渊身上。
她见对方气度沉稳,眼神清澈,与那些急色的登徒子截然不同,心中微微一动,轻启朱唇,声音如黄莺出谷。
“公子请讲。”
李子渊负手而立,目光仿佛穿透画舫,望向了窗外无尽的夜空和灯火,他缓缓吟诵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开篇几句,便将元宵佳节的火树银花,车水马龙的盛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感极强,辞藻华丽而不失大气!
画舫内原本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瑰丽的想象和精妙的词句所吸引!
柳飘絮的美眸中,更是异彩连连!
李子渊顿了顿,继续吟诵,语气却带上了一丝寻觅与怅惘。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吟出,整个画舫,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这首词他借用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上半阕极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下半阕却笔锋一转,在无数盛装丽人之中,寻找那一个孤高淡泊,超群脱俗的意中人,最终在灯火阑珊的冷落之处发现她的身影!
这首诗词的意境之高超,情感之真挚,文辞之优美,在这个时代简直是惊才绝艳!
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道尽了人生某种求而不得,却又在不经意间得之的微妙境界,让人余味无穷!
“好!好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个老儒生激动得拍案而起,老泪纵横。
“此词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公子大才!老夫佩服!佩服啊!”
“绝了!真是绝了!”
“此词一出,今晚其他诗词,尽成粪土矣!”
画舫内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都用震惊,崇拜,以置信的目光看着李子渊。
柳飘絮更是娇躯微颤,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里,充满了震撼与迷离。
她自幼习艺,精通诗词,如何听不出这首词的绝妙之处?
这不仅仅是辞藻的堆砌,更是意境的升华,直击人心!
她仿佛从词中,看到了一个孤独而高洁的灵魂,在喧嚣浮华之中,寻找着真正的知己……
她缓缓站起身,对着李子渊,深深地施了一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公子高才,飘絮……拜服,不知公子可否移步,至飘絮房中一叙?”
哗!
画舫内再次哗然!
柳飘絮入行以来,还从未如此主动地邀请过客人入闺房,这神秘公子仅凭一首词,便征服了桂州最负盛名的花魁!
李子渊面对众人羡慕,嫉妒,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