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科学种田(1 / 2)

大人说了,这叫科学种田!每一步都有讲究,都是为了让它们结出更多的果实,养活更多的人!”

“科学种田”这个新词,让底下的农户代表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但看到苏婉那坚定的眼神,以及那图谱上精细到令人发指的种植步骤,他们也知道,这绝非儿戏。

与此同时,原始水泥的研发和试产,也在老张头的亲自监督下,正在日夜不停地进行着。

“大人!您看!”

工部营造司内,老张头兴奋地指着一堵刚刚凝固的试验墙,那墙体呈灰白色,表面粗糙,却异常坚硬。工匠们用铁锤狠狠砸去,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记,甚至连一丝裂缝都没有!

“这凝结速度,比之前快了三成,强度也更稳定了!”

老张头激动得满脸是灰,却丝毫不在意。

“按您的吩咐,我让工匠将煅烧石灰石的窑炉改进了,温度更高,矿渣也找到了更合适的种类,粘土的配比也多次调整,现在这东西已经能用来大规模筑造了!”

李子渊走上前,亲自用手敲了敲那面墙体,十分满意地点点头,虽然离现代水泥还有差距,但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划时代的产物!

“好!立刻进入大规模生产!”

李子渊当机立断道,毕竟时代所限,不能什么东西都和现代比。

“所有水泥,优先供应基建兵团,我要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在河谷与江州之间,选择三处险要地势修建坚固的堡垒!”

“同时,立刻开始修筑一条连接河谷与江州的水泥官道,不求多宽,但务必坚固平整,能容纳重型载具通行即可!”

他深知,要一统岭南,首先必须打通交通命脉,确保核心区域的安全和快速机动能力,水泥的出现,让这一切,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是!”

老张头领命应道。

随着江州局势稳固,土豆红薯的推广初见成效,以及水泥研发的突破,李子渊的目光,开始投向了整个岭南。

他明白,自己想要成为岭南真正的王,光靠江州一地远远不够,他需要整合周边中小势力,将岭南变成他坚不可摧的后方基地才行。

他的策略是以发展为诱饵,以武力为后盾,以情报为刀刃,在使用经济渗透与分化为刀。

李子渊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岭南各地那些散布在山间,以种植香料、药材、采集矿产为生的中小俚人部落和汉人村寨。

他不像那些旧时代的军阀,动辄派兵镇压掠夺,而是派出苏婉组建的农政司官员,带着土豆和红薯的种子深入各地。

“各位乡亲,我是岭南总督府的农政官。”

农政官们带着和善的笑容,对那些警惕的俚人寨主和村长们说道。

“我们的总督大人,李子渊,仁德无双,不愿看到百姓挨饿。特命我等前来,教授大家种植一种亩产千斤的神物!它不挑地,不挑水,种下去就能活,收成是稻米的数倍!”

一开始,根本没有人相信,世代相传的贫瘠土地早让他们习惯了微薄的收成,收成还好不好,那是老天爷的恩赐,这天下哪里会有这种神物?

然而但当农政官们在村寨旁开辟出一小块示范田,按照李子渊教授的方法种下土豆和红薯,并等到秋季,真的挖出那一堆堆金灿灿,沉甸甸的农作物时,所有人都被彻底震撼了!

“神物!真是神物啊!”

“有了这个,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挨饿了!”

饥饿,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而土豆红薯能填饱肚子,却能彻底解除这种恐惧。

它们迅速在岭南各地传播开来,那些原本对李子渊充满敌意和警惕的部落和村寨,在尝到甜头之后,纷纷主动向江州总督府表示归附。

他们不仅愿意接受总督府的管理,甚至还主动上交税赋,并派出青壮加入李子渊的“新武军”。

同时,李子渊利用江州富庶的优势,大力建设商路,打通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

他用江州产出的精盐、铁器、布匹,自己生产出来的玻璃,香皂等奢侈品来交换各地的药材、矿产、木材等等。

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迅速挤垮了当地豪强和军阀的垄断,让百姓们得到了实惠,也让总督府的经济影响力,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岭南的每一个角落。

而慕容雪的情报网络,在岭南地区的整合中,也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手下的那些密探,如同无形的眼睛和耳朵,深入到每一个部落,每一个村寨,每一个地方军阀的内部。

他们收集情报,了解各地的风俗人情,探听当地豪强的势力分布和内部矛盾等等。

同时,他们也对外散布各种谣言,挑拨离间,分化瓦解那些对李子渊心存敌意的势力。

“报大人!桂州镇南节度使冯盎麾下,大将李元兴与冯盎素有嫌隙,此人性格贪婪,可许以重利,暗中策反

最新小说: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无敌皇子:从边关开始制霸天下!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被迫rua上偏执大佬后[快穿]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乱世边军:从军功换媳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