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城外秘密试验田。
这里的守卫,比江州总督府还要森严数倍,除了玄甲军的精锐日夜巡逻,慕容雪的密探也潜伏在暗处,防范着任何窥探的目光。
这片被高墙和铁丝网围起来的土地,承载着李子渊未来霸业最核心的基石——土豆与红薯。
李子渊几乎每日都会亲自前来,褪去了岭南土皇的威严,卷起裤腿,像个真正的老农一样,蹲在田埂上,指导着那些被精挑细选出来,签下生死契的农事官们。
“育种时,要选择大小适中,无病虫害的块茎。”
他拿起一个沾着泥土的土豆,仔细观察着上面的芽眼。
“看这里,芽点饱满的,生命力才强。切块时,每块至少要带一个饱满的芽眼,切口用草木灰裹一下,防止腐烂。”
“种植时,要深翻土地,施足底肥。”
他指着旁边堆积如山的腐熟农家肥和草木灰说道。
“坑要挖深些,行距和株距都要严格按照我画的图来,不能密了,也不能稀了,否则影响通风采光,也影响产量。”
“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培土施肥,防止病虫害……”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锄头,亲自给他们示范如何松土,如何将泥土培在幼苗根部形成垄。
“尤其是红薯,藤蔓长起来后,要记得翻藤,防止它到处扎根,把养分分散了。”
这些在现代农业中司空见惯的知识,在这个时代,却如同天书一般,充满了难以理解的细节和逻辑。
农事官们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满脸茫然。
深翻土地?
施那么多肥?行距株距还有讲究?翻藤又是什么操作?
在他们世代相传的经验里,种地哪有这么精细的?
能种下去,能长出来,看老天爷赏饭吃就不错了。
但看到李子渊那笃定得不容置疑的眼神,和他放下身段,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地在泥地里示范的认真态度时,农事官们心中那点轻视和疑惑,也渐渐被敬畏和一丝丝期待所取代。
这位大人能造出“神雷”,还能兵不血刃拿下江州,他的见识或许真的不是他们这些凡人能理解的!
于是他们赶紧收敛心神,将李子渊的每一句话都刻在脑子里,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个指令,不敢有丝毫马虎。
试验田被划分成数个区域,分别种植着土豆和红薯。
在李子渊近乎苛刻的科学管理下,土豆苗率先破土而出,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
没多久后,红薯藤也迅速蔓延开来,绿油油的一片,看起来长势喜人的。
看着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李子渊心中充满了期待,但也有一丝忐忑。
理论归理论,在这个没有化肥,没有现代农药的时代,产量究竟能达到多少?他心里也没底。
这直接关系到他未来能否支撑起庞大的军队和人口,能否在群虎环伺中立于不败之地!
……
就在李子渊全身心扑在试验田的同时,江州城内的军工坊和工部营造司,也迎来了一场意外的“技术革命”。
负责为玄甲军打造新式盔甲和武器的工匠们,在煅烧石灰石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一次大雨过后,堆放煅烧后石灰石粉末的场地,被雨水浸泡后,竟然形成了一片泥泞。
工匠们为了行走方便,随手将一些废弃的矿渣,碎砖瓦和粘土混合着这些泥浆铺在了路上。
几天后,当雨水退去时,经过阳光暴晒后,他们惊讶地发现,那片临时铺设的泥泞地面,竟然变得异常坚硬,如同石头一般!用锤子敲击时,会发出沉闷的声音,而且非常结实。
这个发现很快被汇报给了工部营造司的管事,管事觉得新奇,便取了一些这种混合了石灰、矿渣、粘土和水的硬泥块呈给了老张头。
老张头是个老行伍,对筑城修路也颇有经验,他拿到这硬邦邦的石头掂量了一下,又用刀砍了砍,发现其硬度远超普通夯土,甚至比一些劣质的青砖还要结实!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好东西,立刻带着样品和那个发现此物的工匠,急匆匆地找到了正在试验田里查看红薯藤长势的李子渊。
“大人,您看这个!”
老张头将那块灰扑扑,硬邦邦的石头递到李子渊面前,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这是工匠们无意中弄出来的,用水、石灰粉、矿渣还有粘土混合后,干了就成这样了,硬得很!”
李子渊正蹲在地上查看红薯藤,闻言疑惑地接过那块石头看了起来。
这石头入手沉重,表面粗糙,呈灰白色,敲击之下发出沉闷的响声,他仔细观察,然后又用手指用力抠了抠,只留下一点白痕,突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水泥?难道是原始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