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并且用吟咏的方式进行表演真的好吗?
李落的确是第一个如此操作的音乐人,也的确可以说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这样操作的效果如何?网友们能否接受?怕是还要打个问号吧?
接下来好好关注一下网友们的反应。
一众歌手们心里都这样想。
……
不少音乐人,包括段弘、阮天两位大师在内,也同样有些惭愧。
他们也完全不知道这是《九章·哀郢》里的诗句。
在歌曲开头引用古诗句,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这样去做。
李落的确很有想法。
但是,这样做好,还是不好?应该会有些争议。
但不管怎样,先把整首歌曲听完再说。
……
舞台上。
这个时候的伴奏和先前相比,又有了一些不同。
在古琴继续演奏的同时,加入了键盘、架子鼓、贝斯等乐器。
整个伴奏更为厚重,旋律也快了一些。
很快。
李落唱出了第一段歌词。
“?该死的风花雪月,
是让我如愿的感觉。
蹉跎的无知岁月,
是年少的号角佝偻的骨节。
……”
直播间里,大部分网友的第一反应都是好听。
旋律好听!
虽然转音比较多,但特别好听。
仅这第一段的旋律,这首歌就爱了。
只是,歌词的意思依然有些不太好懂啊!
此时的不好懂,和先前屈原那几句诗的不好懂,又有些不一样。
此时的歌词看得懂,又看不懂。
比如第一句,“该死的风花雪月”。
风花雪月是很美好的,要说那也应该说“美好的风花雪月”,又或者“向往的风花雪月”之类啊!
怎么会是“该死的风花雪月”呢?
“蹉跎的无知岁月,是年少的号角佝偻的骨节”,这一句又该如何理解?
好像能够理解一些,但又不甚明了。
这首歌的歌词怕是和《花妖》一样,需要人解析,才能够看得懂了。
网友们对此不仅没有烦躁,反而还很兴奋。
继续听歌。
“?陷落的古城,不归的河,
我最后的天际。
……”
这一句大概能够明白。
这首歌是李落和闫忠礼一番交谈后有感而写。
那么,古城与河就应该是闫忠礼故乡,当然也李落故乡的两处意象。
古城,可能是指闫忠礼旧居紧邻的古城墙,也可能是指落水这座城市。
河,应该便是穿落水城而过的落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