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最后一个环节,究竟是完成的好还是干脆不要完成了?
【要知道李隆基是非常期待这个封禅大典的。不仅仅是李隆基期待,他的宰相张说也十分期待,陪皇帝完成封禅这件事,是所有辅佐帝王的肱股之臣都心之向往的事情。】
【但这事儿不是光有能力就行的,还得有这个机遇。房玄龄和杜如晦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格吗?他们当然有,但是那时候的大唐经济能力还优待加强,不宜干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情。开元之初的姚崇有这个资格吗?也有,但是开元初期百废待兴的局面也同样不支持在这个时候搞大动作,而且姚崇没能活到封禅的时候。】
【但这样的机会被张说给赶上了。经过了十几年的铺垫和努力,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帝王正值壮年,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比现在更适合封禅的时候了。而跟随皇帝封禅这件事可以让自己的政绩彪炳史册,千秋万代都被后人记住,这种莫大的荣耀张说自然想拥有,所以张说竭力想促成封禅这件事。】
【张说先是安排文人儒生上书请愿,提出封禅这个请求。其实张说的这个想法和李隆基是不谋而合的,李隆基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是太好了,怎么能不值得拥有一个泰山封禅呢?但是在臣子第一次提出这个请求就满口答应,这多少显得有些居功自傲,不太矜持了。所以这次李隆基一口回绝了。】
【就像拜年的时候被亲戚塞红包,亲戚说拿着拿着,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总要客套一下,不要不要不要,但是心里想的是快塞我兜里。现在的李隆基处于的就是这样的状态。】
[笑死了,表面上:不封禅不封禅,实际上:封!马上封!明天就封!]
[傲娇着矜持。]
[李隆基是很想去的,但是泰山好像不是很欢迎他。]
[没错,毕竟把他的玉册都丢出来了。]
李隆基听着天幕你一言我一语地嘲笑他,心里只想拼命摇晃自己的脖子。
泰山有什么好去的,泰山马上都要脏了,你还去,现在好了,留给后人更多的笑料了。
为封禅做的准备工作还历历在目。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李隆基已经开始觉得此前那些行为很可笑了。
去他的“英威迈于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