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
就这样,在匆匆忙忙行进中,遥远的路程,被他们用腿丈量完了,他们终于赶到了槐庆府,已是点灯的时分,到了医院,紧急进入急救室,医护人员,没有耽搁时间,根据孩子的情况,紧急给铭阳做了接骨手术,固定好后,转到住院部,已是半夜时分。
医生告诉金珠孩子的病情,复位很好,孩子小恢复的快,不会留下后遗症。听了医生话,金珠悬着的心,才放到了肚子里,只要没有后遗症,比啥都强。
由于时间太晚,金珠要照看着孩子,张良和张善两人,只好在病床外的椅子上坐了一夜。
经过一夜的休息,张良和张善还则罢了,金珠的两条腿,都走肿了,走了那么远的路程,真是把她给累坏了,但她顾不了自己,还是坚持着照看孩子,努力尽着一个母亲的责任。
金珠看着张良,张善,两人一夜未睡,就让去找妹妹张静,在她家去睡一觉,顺便告知张静铭阳住院的事。她的另一个心理,就是要给张静开口借钱,来县城医院,她可没人依靠,就得靠妹妹来渡难关。
真是: 家中事情没间断,今日惹祸又住院。
病急人困无计施,求人解忧渡难关。
张良两人到了张静家,说了详情,张静连忙给两人做了吃的,让他俩歇息,然后自己就带着吃的来到医院,给金珠和孩子送饭。
看到张静,金珠顿时感觉,没有前边那种空虚无助的感觉了,虽然张静还不知道她们是亲姐妹,可自己,已经把她当亲妹对待了。
金珠没有客气,对张静说了自己的难处,张静对着金珠说道:“嫂嫂,到这里,一切有我担着,你就别担心了,咱们一定把孩子的腿给治好。”金珠拉着张静的手,眼中冒着泪花,她真想把亲姐妹的事告诉张静,可又难以启口,母亲都没有说明白,自己说别人信吗?还是留在心里吧。
张静看着嫂嫂动情的样子,心里也是暖暖的。亲嫂嫂,亲侄子,自己不管谁管?张家的后人,都交给了嫂嫂,她心理承受,远比身体承受的压力大,自己给她帮助,也是应该的。
正当这时,病房的门突然打开,招呼打断了姐妹俩的温情。医院又接收了一个病人,护士推着病人进来,后边跟着一个女人,提着孩子的用品。
当姐妹俩看清女人面貌的时候,都大吃一惊,几乎同时喊出:“张花?”
张花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抬头望去,看见了金珠和张静,也是一惊,急忙上前打着招呼:“姐,张静,你们怎么在这里?”她把金珠喊姐,张静比她小就直呼其名。
金珠答道:“铭阳从树上掉下来,腿摔伤了,来医院治疗,这是你的孩子吧,他怎么啦?”
张花看到病床上的孩子,心里就明白了。也没好气的说:“我的孩子志伟也是跑着出门绊倒,腿碰在砖棱上,腿骨裂纹了,孩子疼得走不了路,来医院治疗,男娃就是闹腾的厉害。”
护士叫张花道:“家属,快把孩子抱到病床上去,要给输液。”
听到护士的叫声,金珠和张静帮忙,和张花一起,将她的孩子志伟抬到病床上。
张静应着张花的话说道:“男孩就是这样,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只要伤势不大,很快就治好了。怎么你一个人,你男人怎么没来?”张静看着张花一人,就随口问道。
张花回答道:“他去交费,一会就来。”张花怎么也相信不了,能在医院相遇,老天就这样安排,使她们措手不及,来不得半点思考和准备。
张静话刚说完,一个男人穿着中山装,上衣口袋别着两支钢笔的男人,走进门来。张静看到,虽不认识,看样子就是张花的丈夫,便调侃张花道:“张花姐,姐夫还是个文化人,你看这打扮,一看就是摇笔杆的,在那里上班?不会是在县政府上班吧?”
金珠和张花正给孩子整理床,听到张静说话,便抬起头,往来人脸上看去,她又是吃了一惊,这人怎么这么面熟,仔细看后,立刻记了起来,惊呼道:“唐文书?”
唐文书也抬起头看着金珠,也是一惊,“张夫人?呃,你也在医院?给孩子看病来了?现在没有唐文书,只有唐思远。”唐思远连忙改正,说出自己的名字。
真是: 人在躲避天在转,找她不见却碰见。
相见是缘散也缘,聚集解惑勾藏冤。
金珠不敢相信,天下会有这样蹊跷的事,她向张花问道:“你跟了唐文书?你男人是他?”张花点点头算是答应。她心里清楚,金珠认识自己的丈夫,自己是在她家认识这个男人的。
张静惊奇的问金珠:“嫂嫂,你认识他?我怎么不认识?”
金珠回答道:“他是你哥的朋友,以前来张家堡在咱们家吃过饭,你不认识他,当年你有事不在家,没见过面。”金珠回答着,心里却生出疑惑,这张花怎么做了唐文书的老婆?在张家堡去找张花,吃了铁锁的闭门羹,今天在医院,却蹊跷的碰见了,真是山不转水转,命运安排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