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一下情绪,坐在大妈身旁,她把自己的脖根亮出了,对大妈说:“大妈,你看这个。”
大妈说道:“你这个痣,我小时候就看到过了,你这啥意思?我不明白。”
金珠慢慢的说道:“回想过去,我觉得婆婆看到这个痣的时候,对我的态度变了。我也听说,婆婆逃难来时,带着一个女儿,丢在孤鸡岭的水窖里,我是捡来的是吧?是不是婆婆的女儿也有这个黑痣呢?”金珠压着激动的心情,轻声的对大妈说。
大妈立刻听明白了,她急声问道:“你说你婆婆看到这颗痣,怀疑你是她丢失的女儿?有这么巧吗?她当时没找女儿吗?”
“听张善说,她的女儿,死在水窖里了,那肯定是找过了。”金珠答道。
大伯也听明白了,说道:“也许是被人救走了,中间肯定起误会了,这去问问山娃,不就清楚了?看你是不是从水窖里救得?还是在谁家领养的?真相立刻就明白了。”
大妈说道:“你这么说,你婆婆打听你的身世,就能说的通了,丢了女儿,谁不想弄清楚真相呢?谁不想认回女儿?放在我身上也一样。”
大伯还是不解的问:“既然你婆婆,都知道了你是她的女儿,这是好事呀,那你们相认后好好相处不是很好嘛,那为啥还寻了短见?这好像又让人想不通。”
大伯想不明白,金珠也解释不通,面对大伯问话,几个人都是一脸茫然,谁也回答不了,这深奥的人生,放在只看表面现象的金珠和大伯大妈面前,显然是弄不明白,他们还在纠结。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而就是这个心理,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正是这隐讳而不可猜测的心理,才使得人们,有着这千差万别的人生。有的夫妻之间,生活了一辈子,到死也没猜透对方的心理,何况是社会中的人?这千奇百怪,错乱复杂的社会,不正是由有着独自的性格,贪婪的心理,相互猜疑的人,争斗的结果吗?
真是: 人活世间各心态,万千理念心底埋。
为女毅然舍身去,却留悬念众人猜。
二天早晨,金珠早早的起来,做好早饭。因张静张灵要走了,远路上,必须吃了饭再走。段玉半夜起来,给马添上草,也是为赶路做准备。
吃过早饭,段玉急着赶路,就催促张静姊妹俩抓紧时间。临出门,张灵拉着金珠的手说道:“嫂嫂,你的事,你自己做主吧,我和我姐,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我们不会怪你的,只要把几个孩子照顾好,我们就放心了。”
张静也说道:“家里有啥事你给我说,有谁去县城就给我捎信。等过些时日,你带着几个娃,来我家散散心,别在家里一个人扛着不吭声,我们会帮你渡过难关的,你说,娘家还有谁让我们依靠?你和几个孩子,就是我们娘家的根,我们永远忘不了。”
虽然说是几句关心的话,在金珠心里,却是十分暖心,她眼里含着泪花说道:“静儿,你放心吧,有事我就找你,你看我还能靠谁?我也是成人了,知道轻重。灵儿,你没事的时候,就回来看看,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你也老大不小了,你的婚事得需你自己做主,我们是无能为力了。”
金珠的一句话,把张灵说的流下了眼泪,母亲不在了,嫂嫂就充当了母亲的角色,先前母亲说的话,现在转到嫂嫂身上。张灵来抱住嫂嫂,久久不想松手,张静拉了一把张灵,张灵才扭头上了车。张静也摆着手,上了车,段玉便吆喝着,马车缓缓的行走了,姊妹俩都挥手告别。
真是: 离家出门心沉沉,回首望去难舍魂。
前是母送今变嫂,心情骤变泪洒襟。
几个孩子还睡着,大伯大妈跟着金珠一起,在大门口送着姊妹俩,和金珠一起摆着手,直到看不到马车的影子。她的牵挂,也随着妹妹的远影带走了。
婆婆离去,又送走了姊妹俩,金珠突然有种孤零零的感觉,似乎自己被抛弃了,没有依靠了,她看着远方,半天回不过神来,她心里想,张家堡的兴盛时代,彻底结束,再也回不来了。
看着金珠呆滞的神情,大妈心里,也是很理解金珠,不知说什么安慰的话好,她拉了一下金珠,说道:“金珠,人都走远了,回去吧,几个孩子还在睡着,回去照看吧,外表挺冷的。”金珠这才回过神来,她沉默不语,跟着大伯大妈进了大门。
大门外,静悄悄的,没了声音。昔日的喧嚣声,被一股清风吹走,只留下凄凉与寂静。
进门后,大伯韩兴仁看着金珠情绪低落,为了找话题,他把金豆身上发生的事,就给金珠说了一遍。他本不想说这些,怕给金珠增添负担,可他找不出别的话题。
金珠听得眼睛睁得多大,等了会,叹了口气说道:“人敬有钱的,狗咬穿烂的。走到被人瞧不起的下坡处,只能受人欺负,有什么办法?要怪只怪自己不争气。”
真是: 丛林法则古到今,弱肉强食生根本。
老天制定生存法,改变法则有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