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位于新加坡的一处通讯实验室被“偶然”发现,并迅速被各方情报人员证实为NeoComm的核心研发基地。
几乎在同一时间,数家国际通讯巨头的秘密实验室地址,也通过某些非公开渠道,在特定圈子里流传开来,引起了不小的混乱和内部排查。
北美,某竞争对手总部。
“怎么回事?我们在苏黎世的实验室怎么会被曝光?”负责人拍着桌子,又惊又怒。
“不清楚,我们内部的人没问题,应该是早就被人盯上了。而且,NeoComm刚刚在德州东区法院对我们提起了专利诉讼,指控我们的GSM基站侵犯了他们的三项核心专利!”
“什么?他们倒是知道先下手为强,让我们的法务也把之前准备好的东西递交一下。”
“是。”
类似的场景在不同公司上演着。
NeoComm及其关联实体,在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发起了一系列专利侵权诉讼,索赔金额巨大。
日韩那边的企业也试图趁火打劫,派出了商业间谍试图渗透新加坡的实验室,却被早有准备的安保人员当场抓获。
证据确凿,人被直接扭送当地警方。
何耀宗授意NeoComm法务团队,对此事高调处理,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谴责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同时,利用当地法律,申请了对涉案公司的初步禁令,暂时限制了其部分产品在相关市场的销售。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他们原本想暗中调查、施压,却没料到黄河系(通过NeoComm)反应如此迅速、强硬,不仅果断抛出诱饵误导视线,还反手利用法律和舆论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专利战,更是直接揪住了试图伸过来的黑手。
通讯行业一时风声鹤唳。
媒体上充斥着关于专利诉讼、商业间谍和秘密实验室的报道,各方法务团队和公关团队都忙得焦头烂额。
“爸,初步效果已经达到。”何耀宗向何雨柱汇报,“至少有三家公司已经主动接触,希望就专利授权进行谈判。试图渗透的行为也基本绝迹。”
何雨柱看着报告,淡淡道:“这只是开始。他们不会轻易认输,后续的反扑可能会更隐蔽、更激烈。告诉各地的负责人,提高警惕,尤其是数据安全和人员背景审查。”
“明白。”
“另外,专利诉讼要坚持打下去,但也要留出谈判的空间。我们的目的不是逼死谁,而是确立规则,让所有人明白,想玩,就得按规矩来。”
“是。我会把握好尺度。”
这场由NeoComm主动挑起的全球通讯行业“互殴”,就此拉开了序幕。
法律文件在空中飞舞,媒体攻防交替上演,商场如战场,不见硝烟,却同样残酷。
这种大家都受伤的打法,没过多久西方通讯行业的大战就停了,所有公司默契的收回诉状,在媒体上也沉默了,狠命的研究下一代产品。
西方是停了,不过亚洲市场,尤其是几个新兴经济体,成为了下一个争夺的焦点。
黄河通讯凭借在成本低、质量好,语言适配等优势,打得其他几个厂商根本无还手之力,就算是他们降价也没抢下多少份额,NeoComm更是压根就没来亚洲发展业务。
正面竞争难以快速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