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香江黄河投资,近期抽调可用资金的百分之七十,准备进入内地市场。方向是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具体项目清单,我会让秘书发给你。”
“百分之七十?爸,这个比例会不会影响海外业务。”
“不会的,你妈那边还有另外的储备,按我说的做,时代给了机会,不能错过。”
“是!”
随后,何雨柱联系了津门。
“周磊,伍阳。”
“何叔!”电话那头传来两个年轻的声音。
“你们那边的皮革和服装出口业务,保持现状。新批的地皮,规划变更。我要在那里建一个面向华北的电子产品物流中心和组装基地。你们抓紧做可行性报告,资金一周内到位。”
“保证完成任务!”
放下电话,何雨柱沉吟片刻,对身旁的小满说:“通知微电子研究所黄所长,下周我要听关于下一代通讯芯片和基站设备的专项汇报。研发资金上不封顶。”
小满点头记下,问道:“精工和重工那边呢?”
“让他们主动去联系国内的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单位。就说是响应号召,探讨民用技术合作的可能。”何雨柱顿了顿,“态度要积极,但核心技术底线不变。”
“那地产呢?”
“让凝雪放开手脚干吧,错过了这个封口,下一个要等很久,我们的地足够。”
“好。”
几天后,黄河集团旗下各公司动作频频。
特区工业园,新的手机生产线地基开挖仪式简单而隆重,没有红毯和剪彩,只有工程机械的轰鸣。
香江的资金通过合规渠道,开始流向申城、花城等地的港口和科技园区项目。
津门新获批的地块上,勘测队伍率先入驻。
微电子研究所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技术团队围绕着初步设计图展开了激烈讨论。
何雨柱没有办法亲临每一个现场,他坐镇四九城,每天审阅着雪片般飞来的报告和申请,只把握方向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