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都很忙(1 / 2)

u000e“渍,都我们上了!”

她要不是知道李青是女的,他都要怀疑这小子是个断袖了。

“娘!”

“知道了知道了,你先跟李青召集人手,完了我让你大哥过去帮你们训练,另外让李青派人时刻注意府城动向,有任何不对劲,都及时派人来告知我。”

程帆面上露出了笑容,一脸兴奋应道,“好的娘,那我先去了。”

一旁程起看着风风火火离开都程帆有些不放心开口说道,“母亲,我怎么感觉二哥有些怪怪的?”

谢舒妍轻笑一声,“,没啥事儿,可能就是身上多了点恋爱的酸臭味。”

程起听得云里雾里,但是看着母亲不愿意再多说的样子,他也不好再继续追问,只得作罢。

这之后,谢舒妍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老大程扬全权负责,她则继续在村里安心地指导大家种起了地来。

种完了土豆,就要开始忙着种玉米了,谢舒妍还是拿了空间里玉米做种,但是却并没有直接发给大家,而是召集大家先一起育苗。

在谢舒妍得知他们种玉米就是把玉米粒点进地里让它自主发芽能长出来几颗算几颗时,谢舒妍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她按照书上所说让二伯给做了几个架子,中间一小格一小格先填好人工调兑好肥料并发酵过的营养土,再在每个格子里放籽,上面浅浅撒上一层土,还要时不时洒水,然后就等着出苗了。

这种育苗办法,能踢出弱苗,育出来的苗长势也喜人。

育苗成型之后,一小格营养土一根玉米苗,在种好土豆的空行里打好窝,有条件的再在窝里撒点草木灰,然后每根玉米苗带着营养土一起放下去,成活率几乎99%,可比直接点的玉米苗成活率高多了,加上弱苗已经被剔除,产量也会相对提高。

因为这种育苗方法村里人都是第一次尝试,谢舒妍就统一帮忙育苗,种子和技术她都出了,大家只需要出人工。

育玉米苗的时候,谢舒妍还没忘在旁边育了两块红薯苗。

育苗生产速度自然也比自主生长的周期要快,差不多二十来天,苗就育好了。

这中间程扬回来了一趟,把程小天和谢小宝他们都带走了,谢舒妍当时还以为是土匪打过来了,找程扬询问才知道,是有不少难民涌入了青山县,程扬调人是去县城维持秩序。

谢舒妍看程扬没找她,说明现在的情况他自己应该能处理,谢舒妍也就没在插手,放心让他去做,她安心留在村子里,继续教大家种地。

等谢舒妍他们的玉米秧子全都种进了地里,旁边的红薯秧子也一片绿油油,长出了嫩绿的叶苗。

看着长势如此喜人的红薯苗,谢舒妍没忍住先薅了一把回去吃了一顿炝炒苕尖,之后才开始剪秧子,教大家往那些比较贫瘠的山地种红薯。

现在村里人基本上都是谢舒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反正谢舒妍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一点不犹豫也一点没怀疑。

等种完一看,还真比他们以前胡乱种下的看着顺眼多了,不管是玉米还是土豆,一陇陇一行行都种得整整齐齐。

特别玉米苗,一窝一根长得粗壮,排列得又整齐,光看这秧苗都能想到以后丰收时的喜悦。

土豆和红薯都是新品种,虽然没种过,但是托三婶的福都尝过了,很好吃的食物,即便现在还不知道长出来收获如何,他们也充满了期待。

等谢舒妍这边将地里该种的都种下,都差不多已经是五月份了,天气也越来越暖和,谢舒妍终于脱下了身上沉重的棉袄,穿上了谢母给她缝制的新衣。

她每天忙前忙后地张罗村里的地,都有些忽略了家里的孩子,等她闲下来之后才发现,其实家里孩子们除了年纪还小的小团子,其他人也都没闲着。

自从他把县城的事情交给了老大、老二,两个人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回来的时间都少了。

老三程起媚天都在研究做美食,顺带还教会了廖婶母女俩,说是要为以后他出去开酒楼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有酿酒,制作酱油和醋,当时他心血来潮,拉着程起捣鼓了好久,但是前期工作完成之后,就被他晾到了一边,却没想程起还在兢兢业业,不懂的就让程航帮他翻书,硬是让他给捣鼓出来了。

然后用这俩东西炒过菜之后,程起就激动地找到了谢舒妍,说是想要大量生产。

谢舒妍自然不会反对,但是原材料让他自己想办,她只会提供一些钱财上的支持。

至于程航,他都快成为他们大山村移动的百科全书了,村里人不管是谁,有什么问题,都会去问他,他也能给出大家满意的答案,即便是有些问题比较棘手,不能立马给出答案,他也会努力翻书,给他们找出一个答案来。

妞妞就更忙了,自从上次经历过疫情之后,妞妞妞就越发努力刻苦了,为了跟在朱大夫身边方便更好地学习,她甚至都搬去了山上,三

最新小说: 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 逆子,开门!你娘回来整顿家风了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夺春情 诡异入侵:假扮插班生的我误入老钱班 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大乾边关一小卒 在古早师徒文里当咸鱼 把神明追求到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