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忠勇侯 > 第183章 清军骤退和议将启

第183章 清军骤退和议将启(1 / 2)

随着清军开始后撤,广渠门紧张的气氛也得到了缓解。

乾清宫内,崇祯皇帝与一众大臣们神色焦虑。

广渠门的炮声比昨天还要响亮,喊杀声从早到晚都未曾停歇,然而不知为何,炮声突然停了,喊杀声也渐渐停下。

这让崇祯感到十分茫然,不知道外面究竟生了什么事。

可迟迟无人前来禀报消息,使得宫中的气氛愈压抑。

崇祯暗自思忖,会不会是清兵已经攻入广渠门了?但又觉得不对,若是杀进来了,为何没有喊杀声,也无人前来禀报呢?越想越烦躁,清兵若是攻进来可如何是好?也不知道吴三桂到了哪里,会不会又不来救援。

他转头看向王承恩,说道:“去将吴三桂在京的家眷全部逮捕入宫,若是清兵杀进来,就全部处死!”

王承恩刚欲开口。

紧闭的宫门被推开,一个小太监匆匆进入乾清宫,激动地跪在地上,看向皇帝,大声说道:“陛下,清军退兵了,后撤十里!”

“什么?什么?”

崇祯快步上前,急切问道,“你再说一次。”

大臣们的脸上也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今日收到的消息尽是城门告急、请求援兵之类的,这清兵怎么就突然撤了呢?

“陛下,清军真的退兵了,奴婢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兵部尚书派人前来禀报的消息,奴婢也不敢相信,亲自去城上看了才敢确定。

直至酉时,清军拔营后撤十里啊。”

小太监的脸上布满了汗水,显然是一路跑来的。

崇祯紧张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但悬着的心却依旧不敢完全放下。

王承恩快步上前,靠近皇帝说道:“皇爷,虽然眼下也不清楚这鞑子怎么就突然后撤了,但他们至少是撤了,后撤十里也是撤,这总是好事嘛。”

这时,又一名小太监风风火火地跑到门口,快步进了乾清宫,看见皇帝立马说道:“陛下,忠勇侯的亲兵赵靖回来了,在外面候着呢。”

崇祯一听是自己女婿的亲兵回来了,义明难道没有回来?赶忙吩咐道:“快让他进来,真是让朕好等啊。

义明这孩子一走这么长时间,也没个消息。”

心里却在想,难道是自己女婿成功绕到了虏旗后方,干出了什么大事,所以清兵才突然后撤?

不多时,赵靖被带进了乾清宫,刚要行礼。

崇祯一看人进来了,一挥手,直接问道:“你家将军呢?为什么就你回来了?勇卫营呢?他们现在在哪?”

李邦华等大臣也都围了过来,想知道是不是忠勇侯带着万余骑兵杀回来了,还是又出了什么事。

赵靖一听皇帝一连串的问题,都不知道先回答哪一个,也不知如何回应。

随后,他花了三刻钟,将绕道辽东、炮击鞑子、陵墓运走棺椁、炮击福胜门、生擒多罗贝勒、坐船回国,却被多尔衮亲自带领水师堵住,如今两军在渤海上对峙的消息,快讲述了一遍。

崇祯听着,连连点头,想不到自己女婿如此有本事,如此威风,威震辽东,没有辱没朕给他的“灭虏将军”

封号。

嗯,努尔哈赤、皇太极,挖了也好,这两个畜生。

要是义明回来了,非得夸他干得漂亮。

当听到尾声,得知被堵在渤海了,脸色又变得紧张了起来。

王承恩在心里大呼痛快,你忠勇侯,干得好,干得好,咱家也真是佩服你。

这野猪皮父子,真是让皇爷恨得牙痒痒,你干得好。

要是有机会,等你回来,咱家一定要私下请你喝一杯。

赵靖从怀里拿出三份印信,恭敬举过头顶:“请陛下过目,并提到,其中有一份是私信。”

崇祯伸手接过,快拆开仔细查看。

看完之后,心里明白了,难怪清兵会突然后撤。

他将信递给王承恩,努了努嘴,看向还跪着的赵靖说道:“起来吧。”

王承恩将两份印信接过,递给大臣们传阅。

范景文、李邦华等大臣依次看过,脸色有喜也有忧,一时间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直至最后一位大臣看完,宫中又陷入了寂静。

这次的和议虽然不是求和、祈和,是双方自愿休战,可谁不明白呢?不管怎么和,尤其是在本朝,都是一件难事。

从前多少人想和,就因为这一个“和”

字……唉,这次是皇帝的女婿促成此事,先看看皇帝怎么想吧。

况且这还是在乾清宫,要是到了朝会之上,估摸着能吵几天几夜。

崇祯见这几位大臣都不说话,心里有点不悦。

在心里权衡利弊。

和议自然是好的,能停战,朝廷可以省去辽东大批军费开支,腾出手来解决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势力,大明就可无东顾之忧,北方百姓就能减去很大的负担。

越想越觉得,和平正是大明现在急需的。

正要开口——

倪元璐站了出来,他一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重生不嫁高门后,高冷权臣追疯了! 重生后,心机殿下被我娇养了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 贵妃软糯,牵动帝王心 供养全家不念恩,断亲你们哭什么 笼雀(futa) 八零,港城豪门来了个玄学小奶包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离开倒计时,顾总他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