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隆庆中兴 > 第2140章 天山难越飞马渡(四)

第2140章 天山难越飞马渡(四)(1 / 2)

    申时行作为首辅,当然是要首先发言的,申时行当然知道稳定安南局势是现在做紧要的事情,所以申时行一上来就明确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就是要支持邢玠等人在安南的行动,朝廷花费大量的钱粮才将交趾和安南重新收复,是绝对不能够容忍这两地再从大明的手中分裂的。

    所以必须以大兵弹压,所以申时行建议从两广、云南等地抽调官军和狼土兵,前往安南协助镇压当地的反抗势力,但是对于邢玠所提的另外两条建议,训练当地土兵和征调倭军,申时行则是比较谨慎的,申时行指出了这两件事情可能对于大明造成的隐患。

    训练当地土兵,看起来是应对这些安南本地反抗势力一个好办法,因为这些土兵毕竟是当地人,对于当地的地形气候是很适应的,通过训练土兵也可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看起来似乎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对于大明朝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土兵的忠诚性问题,对于朝廷来说,他们的忠诚性确实是很成问题的,朝廷无法保证这些土兵的忠诚性的话,这些土兵日后反而会成为朝廷的祸患,基于这个考量,申时行认为在训练土兵这些问题上还是要予以慎重的。

    而对于征调倭军,申时行和内阁辅臣同样认为应当慎重,王锡爵是当过安东都护的,对于倭国的情况有所了解,他认为对于倭人要严加防范,不能够让倭人有任何的力量,否则的话对大明是不利的,同时倭人嗜杀,倭军更是军纪败坏,难以控制,一旦征调倭军的话,由于这些倭人在安南大开杀戒,很容易激起更大规模的反叛,所以使用倭军务必要慎重。

    对于阁臣的意见朱载坖并没有立即表达态度,而是询问兵部尚书梁梦龙和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还有参赞军务大臣、总理水师俞咨皋,对于此事的意见,梁梦龙基本上赞同内阁的看法,认为应该增兵安南,对于训练当地土兵和征调倭军,确实是要慎重。

    朱载坖然后问道:“俞卿怎么看此事?”在场的重臣们之中,只有俞咨皋是真正在安南作战过的,他熟悉安南的情况,对于安南军队也算是比较了解的,俞咨皋认为,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增兵确实是必然的,不增兵确实无法将安南现在安南的反叛给镇压下去,但是增兵多少,怎么用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安南叛军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但是他们也不与官军正面交战,专门袭击官军的屯田军士,破坏道路,袭杀驿卒,破坏朝廷的邮驿传递等事情,其实他们要是真的被官军逮住了,是很难在正面交锋中战胜官军的,这点其实在吴惟忠等人的奏疏中是有所的体现的。

    这些反抗势力往往藏身于安南的丛林之中,官军难以进剿,然后在安南人中肯定也有他们的内线和同情者,所以他们往往能够提前获得官军的有关信息,这就可以使得朝廷避开官军的清剿,这点是非常之重要的,俞咨皋认为,朝廷增兵的关键不是去直接剿灭他们的,朝廷出动大军去剿灭他们收获不大,无论是钱粮还是可能付出的伤亡,对于官军来说都是极为不划算的,对于俞咨皋的这个看法,朱载坖也表示了认同,出动大军进山清剿这些反叛势力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官军每一名士卒的性命都是宝贵的,打这种仗,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朱载坖让俞咨皋详细陈述自己的看法,俞咨皋认为剿不如困,对于这些反抗势力,直接绞杀不如将其困死划算,他们躲藏在深山之中,借以躲避官军的清剿,但是这也使得他们的补给变得更加困难,这点是很显然的,所以他们也需要从山下的安南人中获取必要的粮食、食盐等物资,没有这些物资,他们一样不能够在深山之中生存。

    所以俞咨皋提出的几个建议,第一就是强制将深山边上的安南百姓予以迁移,同时将卫所官军的军屯放在这些地方,断绝他们获取补给的来源,第二就是严秘密,对于朝廷在安南的一切部署,尤其是官军的动向,要予以严格保密,防止军情泄露,第三就是行保甲,通过保甲之法,加强朝廷对于安南百姓的控制,每户设户长,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实行联保连坐机制,禁止百姓和这些叛军向沟通的,。

    第四就是扼交通,这些反叛势力在被朝廷断绝了直接从安南百姓手中获取物资之后,必然将目标转向道路上,通过劫掠获取必要的物资,所以朝廷必须控制这些道路,防止他们获取物资,而朝廷控制道路的形式就是通过邮驿系统,朝廷要沿驿站、急递铺等部署官军,分段控制道路,防

最新小说: 她太娇,冷傲权少掐细腰 海贼:幻兽九头鸟 兼挑两房?我嫁摄政王你悔什么 风水云雷电 我看到了一切 NBA:听劝就变强,我打遍名人堂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明日方舟:苦难与救赎之歌 绿茶雌性声声唤,众兽夫心痒难耐 攻略七个男宠后,恶毒女主想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