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蒙古贵族们讨论的重点问题就是应该和那一路官军交战,从目前官军的态度而言,李成梁部予以对和硕特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首先李成梁距离汗庭的位置是十分之近的,而且李成梁所表现出来的敌意也是最大的,而且作为大明的征西大将军,李成梁的所在自然就是官军的主力所在,这点这些蒙古贵族们还是能够想清楚的。
同时李成梁还表现出对于这些蒙古人很积极的态度,李成梁的麾下尖哨,极为积极的拦截蒙古的哨骑,同时将和硕特部和其他蒙古部落的联系切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十分之积极的,李成梁的这种态度,明显就是官军主力准备切断和硕特部和卫拉特其余三部的联系,好为官军的下一步行动创造条件的做法。
而麻贵部则是相对保守,虽然麻贵也派遣了官军的尖哨查探情况,但是麻贵所派出的尖哨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探轮台城的情况,好为官军的下一步做打算,对于和硕特部的现实威胁远远没有李成梁部来的大,当然,麻贵部的实力也要小很多,这点大家也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此事,和硕特部的贵族们争论是很大的。
小贵族们普遍认为应该进攻麻贵部,因为麻贵部的实力相对弱小,好得手一些,但是也有不少人予以反对,原因也很简单,达坂城是个老风口,现在官军占据了城池,而且已经对于这座城池进行了修缮,至少具备了基本的防御能力,这个时候是进攻一座由官军已经设防的城寨,而且是在一个老风口的大风时节,这显然是极为不智的,而且蒙古人一旦进攻达坂城,李成梁的主力必然发现蒙古人后方空虚,要是这个时候进攻轮台故城的话,蒙古人就很被动了。
所以大部分的蒙古贵族们是认为应该进攻李成梁部,只要能够击败李成梁的官军主力,麻贵部即便已经占据了达坂城,也未必能够对和硕特部构成多大的威胁,所以大部分的贵族们都建议先击败李成梁部,不过大家也都很清楚,李成梁是大明国公,沙场名将,绝不是等闲之辈,他既然敢于率兵前来,肯定是有有所倚仗的,所以这仗是不好打的。
当然,李成梁也并非没有弱点,蒙古人很清楚,官军的后勤就是官军的弱点,如果能够切断官军的后勤,确实是能够取得致胜之要的,这点蒙古人还是很清楚的,但是李成梁毕竟是宿将,他之所以选择古牧地作为官军的宿营地,很明显是经过充分考量的,古牧地背后就是黄田小道,官军在此正好可以掩护自己的粮道,除非蒙古人真的能够击败当面的官军。
不过对于蒙古人来说,官军走黄田小道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虽然黄田小道比较近,但是蒙古人很清楚这条道路极为狭窄逼仄,所以官军很难携带火炮等重火器,对于蒙古军队来说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同时和土默特部之前一直受到大明的经济封锁不同,和硕特部还是算物资比较充足,尽管现在丝绸之路已经断绝,但是毕竟在西域一代,其冶金等技能并没有完全丢失,同时通过和西域这些势力通商贸易,和硕特部还是有部分甲胄和火器,这也是他们可以和土默特、喀尔喀蒙古叫板的原因。
蒙古贵族们吵成一团,一方面之前虽然已经向其他三部求援了,但是现在还是没有回音,对于是否要进攻李成梁部,他们的意见不一。
而在古牧地,官军已经扎下营盘,官军为了取水方便,占据了水磨沟,在旁边扎营,同时准备开始休整官军,准备之后的大战,李成梁将官军的尖哨撒出去,作出截断蒙古人联络途径,准备大举进攻的态势,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李成梁对蒙古人还是比较了解的,由于和硕特部收容了一些原来鄂尔多斯部和土蛮部的残余,这些人早就被大明吓破了胆,他们肯定是不愿和大明轻易作战的,官军虽然大部队抵达了,但是一些辎重还尚为抵达,同时暂时休整也有助于官军的下一步行动。
李成梁召集麾下的军官们,商量对于下一步的行动方略,从官军尖哨的查探情况来说,现在和硕特部已经开始收拢自己的部族,以免被官军所劫掠了,同时和硕特部的哨骑也和官军的尖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李成梁召集麾下的将领,就是商讨应敌之策。
首先现在和硕特部所采取的方略是收缩部落,防止官军的袭扰,同时和硕特部的哨骑也放出来相当远的激励,一方面是对抗官军的尖哨,防止官军窥探到和硕特部汗庭的详细情况。
李成梁问道:“这几日儿郎们也和和硕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