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廷准备接待这三国使臣的时候,哈密卫,征西大将军李成梁正在召集麾下诸将商量用兵方略,由于瓦剌部现在的实力相对比较强大,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大明对于西域的想法,所以这两年瓦剌部多次袭扰大明在哈密卫的屯田,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迟滞大明对于西域的经略。
在李成梁的指挥下,瓦剌人自然是没有讨到好处,但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李成梁本身的任务就是经略西域,瓦剌都打上门来了,李成梁这个征西大将军要是再没有动作的话,这不是李成梁的作风的,现在朝廷的援兵也已经调拨,之前李成梁也派遣尖哨查探道路等情况,为官军进攻提供条件,同时顺义王派遣黄台吉之子扯力克为主将,率领一万精骑和之前追随俺答汗征讨过瓦剌的老兵前来助战,土默特和瓦剌的部落仇恨很明显是极大的,听说大明要收拾瓦剌,土默特部是很高兴的。
李成梁也召集了麾下诸将,商量应该怎么作战,西域最大的问题就是天候影响了官军的作战,由于恶劣的气候,官军无论是作战还是运输各种给养都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之前朱载坖对于西域官军所制定的缓进急战的策略是很正确的,李成梁擂鼓聚将之后,军中游击以上的将领们都聚集到李成梁的中军当中。
李成梁首先命令麻贵介绍西北的各种天候情况,作为数代在西北作战的将领,麻贵对于这些事情还是很了解的,而且这些朝廷所征调的官军主要是以西北各镇的精锐为主,对于当地的气候还是比较了解的,现在已经是夏末,夏季肯定是不适宜作战的,李成梁要想动手,只能够抓住夏秋之交的机会快速进行,否则的话一旦严冬降临,双方都不好作战的,这点无论是李成梁还是麾下诸将都是很清楚的。
在这样一个短暂的窗口内,官军要想大规模的收复西域,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官军要在自己短暂的时间窗口内获得尽可能大的战果,这点还还是很重要的,李成梁在舆图上指向一个地方,就是庭州,唐贞观十四年,设庭州,辖金满、轮台、蒲类、西海四县,长安二年,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统辖天山北路东起今阿尔泰山、巴尔坤湖,西达咸海,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治南北。
当年大唐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北庭都护设立后,提携万里,社会安定、农业、牧业、商业、手工业都得到空前发展,成为西北地区中心。这里是天山北麓的中心城市,官军既然是实施先北后南的战术,那么庭州就是官军必取之处,官军只有收复了庭州,才能够以庭州作为攻击出发阵地,经略天山以北,然后再收复天山以南。
不过要取庭州,就要先取吐鲁番,官军大将们的想法是都是先取吐鲁番之后,再夺取庭州,因为虽然全盛时期,北庭都护府下辖金满、轮台、蒲类三县;瀚海、天山、伊吾三军;以及盐治州、盐禄州、阴山州、大漠州、轮台州、金满州、玄池州、哥系州、咽面州、金附州、西盐州、东盐州、叱勒州、迦瑟州、冯洛州和孤舒州等十六个羁縻州。但是现在原本的庭州已经荒废了,已经早就没有什么人烟了。
但是吐鲁番仍旧是横亘在大明官军和庭州之间的重要据点,隆庆四年,叶尔羌汗国占领吐鲁番,吐鲁番属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达到鼎盛时期疆域包括天山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费尔干盆巴达克山、和瓦罕地区,不过现在叶尔羌汗国处于分裂之中,这也是为什么李成梁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的重要原因。
据李成梁所收集的情报,之前在叶尔羌汗国鼎盛时期,阿不都克里木之后拉失德的五子穆罕默德称汗。穆罕默德之后,其子艾合买提有过短时间执政。拉失德的九子阿不杜热依木进军叶尔羌企图称汗,但在阿克苏遭到打击,阿不杜热依木在吐鲁番建立政权统辖东起哈密西至赛拉米之间的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地区。并一度越过天山,使准噶尔盆地以东的七个小汗国臣服于他。叶尔羌汗国开始分裂。之后,叶尔羌汗国的统治权又回到拉失德汗诸子手中。新可汗是阿不都里提夫。叶尔羌汗国的衰败自此开始。他死后,其婿穆罕默德继位。
现在控制吐鲁番的,仍然是阿不杜热依木所统治的,不过他和以喀什噶尔而统治中心的叶尔羌汗国其实是处于敌对了状态,同时东察合台汗国和瓦剌部也对于吐鲁番是虎视眈眈,在阿不都·哈林汗死,其弟马黑麻速檀继位。他在任期间,将其弟阿都剌因派驻吐鲁番地区,又分其诸子孙镇守哈实哈儿、英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