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互相照应,禀贴是公,所禀之事却为私相嘱托。不过这种他妈的事情,自然不好公开的,所以这三个童生所作八股文的破题、承题,就需要另行开列,以便使提学道得以识别。这种荐牍,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就是上文的这种官场之间的互相照应,还属于官场上的一种利益交换罢了,这种人数不会很多,一般一次不过数人,但是还有所谓的贿取,也就是出银子直接买荐牍,童生欲得缙绅荐书,必须付出酬金;荐书上去,到了县、府、提学道那里,这些主管官员当然也要分润好处。
杨继盛就说道:“陛下,府县试冗滥极矣,前后各有定价,有为之关节者,遍行搜括,既餍足已,而后旁润其余,缙绅、达官、广文、孝廉、承差役吏,无不及也。一案出,而真才不一二矣。至童子科为尤甚。未试,则先以帖下州县,每县坐一二十名,刻期交纳。州县承风旨,多方收揽,至库上交银,如收捐纳,如纳税金,无顾避。”
朱载坖听闻之后,不由得大笑道:“如此可以为我大明选出真才实学吗?咄咄怪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