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隆庆中兴 > 第2001章 榷税轻重天下议(三)

第2001章 榷税轻重天下议(三)(1 / 2)

    对于朱载坖让皇长孙中断学业,跟随自己视察文思院的进展,甚至让文思院的这些人给皇长孙上课,这在臣子们中引起了极大的风波,在他们看来,皇长孙作为大明未来的储君,自然是应该接受完善的教育,而教育哪有他们这些饱读经史的读书人更擅长呢?

    朱载坖不让皇长孙接受讲官们的教育,而是让这些所谓文思院的官员教授皇长孙格物之道,这还得了,这些人不过是些道士、工匠,怎么能够为皇长孙授课,这下连内阁辅臣等都纷纷上疏,请求朱载坖重视皇长孙的学业,皇长孙现在的年纪,正是接受教育的时候,要讲官积极进讲,朱载坖作为皇帝,也应该教导皇长孙。

    于此同时,不少臣子还对朱载坖进行了批评,认为朱载坖怠惰政务,要求朱载坖勤御朝讲,不要轻举妄动,一时之间整个朝廷都鸡飞狗跳起来,但是朱载坖丝毫不为所动,一面继续请戚继光等老将为皇长孙教授兵法,讲解与军事有关的事项,一面命令教授皇长孙武艺,朱载坖则是亲自带着皇长孙在西苑里面学习使用燧发火铳,一时之间西苑里面倒是枪声不断。

    朱载坖也并没有让皇长孙完全不接受经史教育,只不过是将经史教育在整个皇长孙教育中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了,原本皇室子弟基本上都是以经史教育为主,但是现在经史教育不再是主要的内容,在皇长孙的整个教育时间内,经史教育的比例下降到不足一半,而且主要是历代通史为主,这就使得很多臣子们不满。

    对于这些奏疏,朱载坖也并没有予以理会,朱载坖现在将庶务交给了太子处理,自己才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教育皇长孙,哪里轮得到这帮臣子们来多说什么,朱载坖对于这些奏疏一概留中不发,同时在文华殿召集内阁辅臣、吏部尚书王国光、户部尚书梁梦龙、总理盐政庞尚鹏、总督仓场杨俊民、左都御史杨继盛、兵部尚书徐渭、兵部尚书署部事王崇古等重臣们一道讨论有关商税的事情。

    朱载坖首先点名让首辅张四维发言,张四维其实已经通过密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因为张四维自己就是出身于商贾之家的,所以在很多时候是相对倾向于商贾的,所以张四维在给朱载坖的密疏中就明确说道:“三代后之言财用者,皆移之耳,或夺之耳,未有能生之者。移之者何?除中饱是也;夺之者何?加赋税是也。”

    所以张四维在密疏中认为,要重视商业,征收赋税自然是必然的,但是对于工商的赋税要有节制,既要保证朝廷的用度,也要使得工商业能够发展,所以张四维在密疏中说道:“商之本在农,农事兴则百物蕃,而利源可竣也;商之源在矿,矿务开则五金胚,而财用可丰也;商之体在工,工艺盛则万货殷闻,而转运流通可周行四海也。”

    张四维是支持征收商税的,但是张四维同时认为要加以节制,同时朝廷对于商人也不能歧视,商人毕竟对国家贡献了大量的赋税,这点是值得赞扬的,朱载坖对于张四维的这个看法是同意的,次辅申时行也是认为征收商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不过朝廷要制定合理的条例,同时也要保障商人的权力。

    不过申时行则是提出商不重征,认为朝廷应当节制对于商税的征收,以保护商业的发展,还有就是商税的征缴办法,对于这些货物征税的办法,主要是两个,有按物抽税者,有估价抽税者。按物抽税,其税则一经厘定,不得与物价相低昂,故难操其轻重之权。而化价抽税,致有关胥与商贾争辩,互不相服,及请中估,而货物己形塞滞。所以朝廷在制定商税的征收办法的时候,要考虑这个问题。

    对于两位辅臣的看法,朱载坖也表示了认同,朱载坖不是要横征暴敛,而是要制定合理的工商税征收体系,而朱载坖下一个问的就是吏部尚书王国光,他是大明现在公认的善于理财的臣子,王国光说道:“陛下,臣以为赋在有余。国之所取,必以养民为先,取民之所余,方可恤民而昌国。国中富民少而食力者多,必其一岁之入,有以资口体、供事畜而有余,而后有应国课。使劳力者之所得,果然仅足以赡生,则虽桑、孔之也计,秦、隋之刑威,适足启乱而已矣。”

    王国光的看法很简单,就是要明确赋税征收的对象,对于大明现在来说,工商税征收的对象主要是针对豪商和工场主,他们拥有丰富的资产,获取了巨额的利润,自然是朝廷征收工商税的对象,而不是针对普通的百姓,这点是必须要清楚的,朱载坖也认为应当如此。

   

最新小说: 她太娇,冷傲权少掐细腰 海贼:幻兽九头鸟 兼挑两房?我嫁摄政王你悔什么 风水云雷电 我看到了一切 NBA:听劝就变强,我打遍名人堂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明日方舟:苦难与救赎之歌 绿茶雌性声声唤,众兽夫心痒难耐 攻略七个男宠后,恶毒女主想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