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私盐,也是从朝廷的盐场中流出的,灶户所煎盐中都有一部分属于私盐,即制私,部分生活贫穷的荒户靠运销和私贩食盐而生存;而且生活越贫穷,灶户就更加依赖私盐,很多盐场灶户都有私煎私卖食盐的行为。灶户作为食盐生产者,同时也是社会上私盐的主要生产者,而灶户私煎私卖食盐现象的盛行,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每年官盐课的亏损。
庞尚鹏说道:“私盐十之八九都是盐场灶户所制,灶丁所煎盐课,又强收私家,潜卖与人,或答应势要。比较之际,不过虚出通关,申缴上司。此盐课不完之弊也。由是官盐不足,私盐盛行。”
庞尚鹏认为灶户之所以甘冒奇险,制贩私盐,主要还是由于生计艰难,朝廷所规定杂役优免多不能行,灶户生活贫困化,只得多产私盐,私卖以糊口。而且盐课折银之后,灶户只要交纳银钱,就可以自由从业,盐不必入官仓,官府无从稽查。盐业生产失控,私盐泛滥。
所以要惩治私盐,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从源头上打击私盐的生产,加强朝廷对于食盐生产的控制,使得私盐从源头上减少。对于庞尚鹏的意见,王锡爵认为还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