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副将私下一商议,觉得北岭枝雄的脑子一定是出问题了,他一定是被蒋孤云给打傻了。
铁御卫崩乱在即,北岭枝雄不去打;宫本剑藏催着回援,北岭枝雄不理不睬;有副将提出反对的意见,北岭枝雄又打人家军棍,把人逼死。
北岭枝雄这是想干吗?
这些副将们可坐不住了,以后宫本剑藏万一要追究责任,北岭枝雄也许可以幸免于难,但是他们这些小小的副将可是得遭罪了。
他们可不想死。
于是,合计来合计去,他们决定率兵出击,去消灭铁御卫。
只要成功消灭了铁御卫,那么北岭枝雄就会率兵回援东星城,这样一来,宫本剑藏的要求也被满足了。
他们擅自领兵出征,北岭枝雄当然会大怒,但是,只要宫本剑藏高兴就行了。
毕竟宫本剑藏喜欢杀人,北岭枝雄比较仁慈,所以宁可违抗北岭枝雄,绝不可违抗宫本剑藏。
这些副将在临行动前,还是又去求见了一次北岭枝雄,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劝服北岭枝雄。
那样就能大家一条心去打仗了。
但是,北岭枝雄依旧不答应出兵,他依旧觉得姚观与蒋孤云的突然死亡不可信,事有蹊跷。
众将都劝北岭枝雄,说:“只要我们加快消灭了铁御卫大军,然后火回援东星城,消灭掉南番云的部队,那么这场战争就结束了!
我们就胜利了!
宫本岛主会把我们奉为英雄!
而现在,我们的军队就在这里白白干守着,浪费时间,既不出击,也不回援,有什么意义呢?要是东星城出了危险,宫本岛主会砍了我们所有人的脑袋!
我们真的不明白,元帅您为什么要放着大功不立,宁愿在这里按兵不动。”
北岭枝雄也不想再和众将争辩,因为他知道这种争辩是没有意义的。
他不相信姚观和蒋孤云会就这么死了,这是一种直觉,而直觉是无法证明的,只能等待事情的展来印证这种直觉的正确性。
所以,北岭枝雄也懒得再和他们废话,于是,他就挥挥手,让他们退下。
他最后对众将说:“你们无须多言,听我的命令行事即可。”
众将退下,北岭枝雄还不知道,一场大灾难即将来临。
北岭枝雄耳朵上的伤口还没好,他的手臂断骨也还没长好,依然需要休养,他身上的各处伤口,依旧在疼痛,这疼痛很揪人,所以北岭枝雄心烦意乱。
再加上如今战争形势复杂,宫本剑藏要催他,众将又不听他命令,他感到自己的心情真是沮丧到了极点。
戎马半生,他还从未遇到过这种灰暗的时刻。
他从前一直是志得意满的,他在扶兰士兵心目中的形象也一直是大英雄,可是现在,什么都完了。
这一切只是因为,他遇上了太强大的对手。
北岭枝雄觉得累了,他想睡一会儿。
人一睡,自然就能忘记烦恼,不再沮丧。
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名副将已经安排仆人在北岭枝雄的茶水里放了一点安睡药,这药放的量不大,只是恰好能让北岭枝雄昏昏欲睡、睡个好觉罢了。
众将不是要毒害北岭枝雄,只是想让他睡着,不要反对他们率军出征。
而就是在北岭枝雄入睡之后不久,众多副将即联手生了哗变。
当然,这“哗变”
也并非是要对北岭枝雄不利,众将没想害北岭枝雄,他们只是想要出兵去征讨铁御卫大军罢了。
如果北岭枝雄要在事后责罚,他们也愿意接受责罚。
他们知道北岭仁慈,到时候最多也就是每人挨三十军棍,不会被杀头。
而要是触怒了宫本剑藏,他们是轻则会被杀头,重则会被株连九族。
两害相权,取其轻。
有一小部分士兵不愿背叛北岭枝雄,不想出征,那些副将们也不想伤害这些士兵,就只是把这些士兵给绑了,并塞住了他们的嘴,以免他们去叫醒北岭枝雄。
众将并不想与北岭枝雄生正面冲突,毕竟他们这种“哗变”
也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叛变,他们只是想去剿灭铁御卫大军,早点回援东星城,以免宫本剑藏秋后算账。
所以,趁着现在北岭枝雄在睡觉,他们带兵出是最合适的。
扶兰军中每匹马的嘴里都系上了一根短棍,让它们不能乱喊乱叫。
而扶兰军的每个士兵也都紧抿着嘴唇,不敢出一点声音。
就这样,整支军队在近乎悄无声息的状态下,由那几名副将带领着,离开了这处大营。
扶兰军直奔玉楼军所在的山头而去。
大营里变得空荡荡的,而北岭枝雄睡得很沉。
终于,在两个时辰之后,一名被绑住的士兵终于是挣脱了绳索,他拿掉了自己嘴里被塞着的破布。
他慌慌张张地跑去北岭枝雄的营帐里,叫醒了北岭枝雄。
北岭枝雄还有些迷糊,就问他有什么事,这个士兵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北岭枝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