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顺和与这支突然归来的扶兰军队讲好今天不打仗以后,双方将士的心中其实都是松了口气。
打仗是要讲究排兵布阵的,是要做好事先准备,才能保证自己一方死得少、敌方死得多。
而像如今这样短兵相接,双方如果真的开打,那肯定是双方都会死伤惨重,谁也讨不到便宜。
因此,现在让双方军队各回各家,那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玉楼军是属于撤退的一方,玉楼军在撤退时,如果扶兰军从背后起偷袭,那么玉楼军的死伤必定是大于扶兰军的,所以,骆顺和必须以北岭枝雄为人质,镇住扶兰军队,好让他们不要在玉楼军撤退时搞小动作。
扶兰军中的那名副将走了过来,他走到骆顺和面前,伸手摸了摸北岭枝雄的鼻息和脉搏,确认了北岭枝雄确实是还活着。
于是,这名副将向扶兰军中的将士做了个手势,表示这大元帅确实是还活着的。
然后,这些扶兰军中的将士就开始后退,把大路给让出来,好让玉楼军撤退。
这名副将也回到了自己的队伍里,他可不敢待在骆顺和的身边,他感到害怕。
他担心骆顺和会突然生变,连他也抓了。
玉楼军开始撤退,他们撤退的时候,还不忘带上他们在这营地里搜掠来的粮食和财物。
扶兰军的将士们现了这一情况,赶紧喊话,要玉楼军把东西留下。
要知道,如果没有了这些粮食和财物,那么扶兰军中的士兵也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骆顺和不想因为这点粮食和财物的问题,而引双方的冲突,导致此次事件不能和平解决。
但是,如果玉楼军没有这些粮食和财物,那玉楼军也是很难生存的,毕竟士兵都得吃饭,而饭菜、衣物等等都要花钱买。
于是,骆顺和就命令玉楼军,将那些财物和粮食留下一半,放在扶兰军营地里,不要带走。
这样也算是对扶兰军的喊话有了回应。
扶兰军里领头的几位将领,见玉楼军只是放下了一半的粮食和财物,没有全部归还,这几员将领的心中自然是不甘的。
但是,眼下形势如此,由不得扶兰军做主,双方不可以搞成剑拔弩张的局面,否则北岭枝雄就得死了,所以,这几员将领也只能是忍气吞声。
毕竟玉楼军也留下了一半的粮食和财物,好歹不会让扶兰军的士兵们饿死了,所以扶兰军的将士们也就只能是不追究了,任由玉楼军全员撤退。
而竹野信还没有撤退,他得陪在骆顺和身旁,做翻译。
否则,骆顺和怎么与敌军沟通?现在骆顺和缺不得竹野信的帮忙。
所以,由姚观指挥大部队的有序撤离。
江玉楼也由姚观押送。
姚观是把江玉楼捆了个结结实实,还把江玉楼装进了一个麻袋里。
江玉楼心中是万念俱灰。
江玉楼知道三虎已经全死了,现在,他在军中已经没有半个心腹了,他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也没有士兵会再听从江玉楼的指挥了。
江玉楼真是懊悔自己此次的远征。
他什么好处也没捞到,反而是丢失了自己的财宝和美女,还在这一路上吃了不少颠沛流离的苦。
江玉楼真是后悔莫及。
玉楼军的几万铁御卫,就那样浩浩荡荡地从大路上撤走了,扶兰军里的众人都觉得很沮丧,因为这不仅说明了之前努力的白费,也代表了今后威胁的再生。
这支铁御卫大军,今后再在战场上遇见,可是会要走大批扶兰士兵的性命的。
此刻,北岭枝雄在众多扶兰兵的心中也已经不再有什么英雄形象了,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要完全归结为北岭枝雄的无能。
若不是北岭枝雄武功不如人,也不会产生后续这一系列的事情。
铁御卫大军都已撤走,姚观走在最后,他率领一队人马殿后,以防敌军尾随突袭。
姚观临走前,问骆顺和什么时候走,骆顺和说:“我得等你们走远了才能撤。”
姚观点点头,就也撤走了。
姚观走了以后,骆顺和就让竹野信也走。
骆顺和对竹野信说:“你也快走吧,我现在不需要翻译了,因为我也没什么话要和他们说了。”
竹野信就也撤走了。
现在,就剩骆顺和一个人在和整支扶兰军队对峙了。
他依然劫持着北岭枝雄,他手中的心麟剑,依旧横放在北岭枝雄的脖子上。
这时候,扶兰军中的一员副将开始向骆顺和喊话,他说:“怎么你还不放了我们的大元帅?我们已经让你们的军队撤退了,你快点履行承诺,放了我们的大元帅!”
骆顺和听不懂扶兰话,但是他能猜到此刻这话的意思,他们肯定是想要他放了北岭枝雄。
他放是要放的,但是他想再拖一会儿,好让玉楼军的将士们再走远一些。
骆顺和为了表示友好,表示他不会伤害北岭枝雄,便把那横在北岭枝雄脖子上的心麟剑给放了下来。
殊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