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观在军中封锁着王爷被掳的消息,以稳定大局。
他在等待敌军来信。
按照姚观的估计,北岭枝雄一方掳劫王爷,无非就是为了提条件,所以,敌不动,我不动,等敌人提出条件来,再上对策也不迟。
如果自己盲目先动,只会自乱阵脚。
但是,日子过了好几天,敌方也没有任何动静,没有任何信件来。
也没有来使求见。
三虎坐不住了,天天过来催促姚观采取行动,姚观被吵得心烦意乱。
结果,骆顺和的信件却到了。
姚观一看骆顺和的信,心就像跌进了冰窟窿里。
他现在知道,美女和财宝都已经被运进东星城里去了,他十分担心闻倩的安危。
而且姚观现在也知道,樱木血在东星城外的战况不利,骑兵部队没能在第一时间打下东星城。
这实在是事事不顺。
姚观想把自己这边的情况告诉给骆顺和,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别给人心里添堵了。
要是大家心里都绝望了,那这仗也就真的打不赢了,很多时候,战争的胜负全在于士气的高低。
士气没了,仗自然就输了。
而此时,江玉楼却配合北岭枝雄,对玉楼军做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损招。
那就是,江玉楼先是分别给三虎写信,要他们率领各自的属下,脱离姚观的统治,来到这边投奔江玉楼,重新组建江南王的军队。
然后,江玉楼又写了一篇讨伐姚观的檄文,江玉楼在文中详细列举了姚观的各种背叛之举,他号召玉楼军中的铁御卫们全部离开姚观,重新投奔到他江玉楼的麾下。
给三虎的那三封信是密的,檄文是公开给所有铁御卫看的。
这四封信一,玉楼军立即陷入了土崩瓦解的险境。
这四封信,不费一兵一卒,就彻底瓦解掉了玉楼军原有的团结稳固。
先,三虎肯定是效忠王爷的。
江玉楼在给三虎的信中,详细说明了姚观的险恶用心,说明了姚观想要扶樱木血上位的意图。
三虎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决意要杀姚观以泄愤。
于是,在玉楼军的营地里,先便是生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内战。
三虎率兵要杀姚观,而一部分对姚观忠心耿耿的铁御卫则保护着姚观,双方展开了一整天的厮杀。
最后姚观躲进树林,三虎没能杀死姚观,悻悻离去,直接率兵投奔江玉楼去了。
而剩下的那些原本是归给姚观统领的铁御卫,在阅读檄文后,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姚观是逆贼,要诛杀姚观,追随王爷,另外一派则愿意继续追随姚观,不愿意跟随王爷。
这两派之间也生了一场战斗。
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
姚观奋力抵抗,才免于一死。
大部分铁御卫都追随着三虎,投奔王爷去了。
剩下陪着姚观的,只有三千不到的铁御卫,还有一些则是竹野信统领的扶兰兵。
这些扶兰兵本来就是为了樱木血而来,他们从来没有跟随江玉楼的义务,所以他们依旧跟随在姚观身边。
突然遭此大变,姚观整个人都懵了。
他是怎么样也没想到,江玉楼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事,这真是亲者痛、仇者快。
江玉楼亲手瓦解了玉楼军,他要玉楼军去投奔他,可是他如今在哪里?他在北岭枝雄的挟持中,如果玉楼军到了北岭枝雄的手里,能有好下场吗?姚观心里那个恨啊,他恨江玉楼如此不识大局。
他姚观固然是囚禁了江玉楼,但是他奉皇命在身,绝不会害了江玉楼性命。
而北岭枝雄呢?北岭枝雄是敌人啊!
北岭枝雄今天对你江玉楼甜言蜜语,是因为你江玉楼的背后仍有一支强大的玉楼军,一旦玉楼军被毁,你江玉楼的利用价值也就到此为止了。
三虎率领他们的军队来到北岭枝雄的阵营前,一开始,他们还心怀戒备,毕竟这里是敌军的大营,要是被敌军包围攻击就完蛋了。
但是,北岭枝雄陪同江玉楼一起出来迎接三虎,北岭营中还大摆酒席,用好酒好肉来欢迎这些投奔过来的铁御卫。
于是,三虎的戒心就放了下来。
对于后续赶来投奔江玉楼的那些铁御卫们,北岭枝雄也一样是好酒好肉招待着。
于是,前线的战局就生了这样一种微妙的变化,原本是玉楼军对扶兰军的战争,如今却变成了江玉楼、北岭枝雄联合对付姚观的战争。
对于三虎来说,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追随王爷,王爷到哪儿,他们就到哪儿,其他的都无所谓,管他是哪国阵营。
但是对于那些铁御卫来说,他们的心情就有些矛盾了。
他们原本出来打仗的目的,是要跟随着江南王,打掉扶兰军队,打掉扶兰岛主宫本剑藏,但是现在,江南王和扶兰军的大元帅站在了一起,他们铁御卫是应该忠于江南王,还是忠于嵩麟国?如果是忠于江南王,跟着江南王在北岭的营地里吃肉喝酒,那么就似乎是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