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武帝的统治时期当官做事吧,每一位官员都必须拥有特别灵敏的嗅觉,这种嗅觉不仅仅是指鼻子能闻到气味的那种能力,更是一种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高度警觉和感知能力,能够及时察觉到朝堂上的风吹草动,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任何一丝不寻常的迹象。
哪怕是最细微的异常情况也不能放过,就像猎犬时刻竖起耳朵注意四周动静那样,连一点风吹草动都要仔细分辨,不能有丝毫大意,必须时刻保持警醒的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
如果缺少这种能力,那么在老朱这样严厉的君主手下做官,是绝对混不长久的,早晚会出问题。
轻则丢官去职,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官职和地位,重则身家性命都难保,甚至可能牵连到自己的家人和亲属,导致整个家族都受到严重的打击,那后果真是不敢想象,想起来就让人后背发凉,心里面直打哆嗦。
正因为如此,当文武百官像往常一样按照顺序慢慢走进奉天殿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今天的气氛和以往大不相同,那种不一样的感觉非常明显,强烈到让人无法忽视....
整个大殿里都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氛围,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忍不住打起鼓来,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许多,走路时连脚步都放得格外轻,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最明显的一个不同,就是皇上老朱今天来到奉天殿的时间,比平时要早了很多,早到让所有官员都感到十分意外和惊讶,不少人都在心里暗暗吃惊,互相用眼神交流着疑惑,脸上都带着不解的神情。
按照平时的习惯,如果朝廷里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老朱一般会在起床之后先批阅一会儿奏章,处理一些紧急的政务,然后再从容不迫地准备上朝;
如果前一天晚上批阅奏章到很晚,第二天也会多休息一阵子,不会那么早来上朝,毕竟皇帝也是需要休息的,不能总是过度劳累,身体也会吃不消的,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是能够理解的。
上面说的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唯独不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老朱会提前这么早就来到奉天殿,并且在龙椅上坐好,一副已经等候多时的样子,静静地等待着百官的到来,这实在太不寻常了,完全不符合皇上一贯的作风,让人心里面直犯嘀咕。
因为如果来得太早,那就意味着要等待百官一个个按次序进入大殿,这段等待的时间就被白白浪费掉了,而老朱是最不喜欢浪费时间的。
他一向珍惜每分每秒,认为时间应该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处理国家大事或者阅读重要文书,每一刻都不能虚度,这一点满朝文武都很清楚,也都习以为常。
所以,老朱今天提前这么多来到奉天殿,只能说明一件事——今天的朝会与往常不一样,一定是发生了某些特殊的事情,才促使老朱这么早就来到奉天殿里等着...
这件事肯定非同小可,可能关系到朝廷的重大事务或者某种紧急情况,让皇上都不得不重视起来,想到这里,每个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心里面七上八下的。
……
奉天殿内部非常宽阔,空间很大,足以容纳数百名官员同时站立,一点都不觉得拥挤,甚至还有多余的空间,可以让人自由走动。
文武百官按照品级鱼贯而入,依次站好,大殿里仍然显得十分宽敞,并不拥挤,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站立空间,甚至可以稍微活动一下手脚,站得舒服一些,不必担心碰到旁边的人,也不会觉得局促。
不过,如果和前些日子比起来,今天的“宽敞”程度好像比之前要稍微差了一点,似乎没有那么空旷了,感觉上比往常要充实一些,好像多了些什么东西,但一时又说不上来到底是什么,让人心里面直琢磨。
很快就有人观察到了这个细微的不同之处,并且开始琢磨这是为什么,心里面暗自猜测着可能的原因,眼睛不停地四处打量,试图找出哪里不一样,想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家看到,在老朱的面前,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个个大木箱子,这些箱子排列得十分整齐,就像士兵列队一样井然有序,一眼看去很是壮观,让人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眼睛都看直了……
不对啊,眼前这个场面……怎么让人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曾经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隐隐觉得有些不妙,后背都有些发凉。
当官员们看到这些大木箱子的时候,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脑子里就浮现出几天之前的画面,那天的情景也是这样的,几乎一模一样……这让他们心里更加不安了,手心都有些出汗,连站姿都不自觉地变得僵硬起来。
就在几天前的朝会上,也是这样忽然出现了许多大木箱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奉天殿最前面的位置,和今天这些箱子摆放的位置一模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连箱子的样式都差不多,都是那种深色的大木箱,看起来很是沉重,里面似乎装满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