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先来个老朱打起了汇报,这份急切可见一斑,分明是想独占这份功劳,抢风头,吃独食。
朱棣看着朱允炆那故作镇定的样子,心里一阵冷笑,这小子也不是省油的灯。
眼下朱棣看到朱允炆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心中了然,但碍于老朱在场,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暂时压下不满,秋后算账。
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但那笑意并不达眼底。
朱棣看着朱允炆,没有说话,但那眼神中的意味却是不言而喻,带着几分不满和审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他的目光在朱允炆脸上停留了片刻,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朱允炆挺了挺身子,也装作无事发生,一副坦然自若的样子,仿佛这一切再正常不过,理所当然,问心无愧。
他的手指悄悄整理了一下衣袖,这个小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虽然自己单独来见皇爷爷不太道德,可你丫的不也准备单独见么?也没准备通知咱么,大家半斤八两,彼此彼此。
朱允炆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感觉底气足了一些,这份自我安慰让他稍稍安心。
心里头这般想着,朱允炆感觉自己好像也就没有理亏了,这份自我安慰让他好受了许多,脸上的神情也自然了些,不再那么紧绷,放松下来。
他甚至对朱棣回以一个浅浅的微笑,试图缓和气氛。
.......
“父皇。”
朱棣进来先是给老朱打了个招呼,语气恭敬,礼数周全,不敢怠慢,规规矩矩。
他的身子微微前倾,显示出对父亲的尊重,姿态放得很低。
而后目光挪到了朱允炆的身上,带着几分审视,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动作倒是快”,意味深长,话里有话。
他的视线在朱允炆脸上停留了一瞬,才缓缓移开,那一眼包含了太多未说出口的话。
“允炆,没想到你来的这么早啊。”
朱棣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好似只是随意的问候,但那话语中的深意却是不言自明,带着几分试探,绵里藏针,笑里藏刀。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袖口,动作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掩饰内心的不悦。
“今日燕王府学宫赚取了五十万两银子,这等好消息自然要和皇爷爷通禀,四叔来的也不晚么。”
朱允炆不软不硬地回了一句,既表明了来意,又暗指朱棣来得也不慢,大家彼此彼此,谁也别怪谁,半斤八两。
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话语中的锋芒却不容忽视。
朱棣的脸色不由得一僵,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毕竟是在老朱面前,不能失了分寸,要保持体面,顾全大局。
他轻轻吸了一口气,将心头的不快压下去,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不过他也清楚,在老朱面前,眼下并非是两人计较这些的时候,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不能因小失大,耽误正事。
他的目光转向那些箱子,脸色缓和了些,这些才是今日的重点。
毕竟在明面上而言,两人还是盟友,是一起建设稷下学宫的伙伴,这份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不能让人看了笑话,丢了颜面,损了威严。
朱棣的脸上重新挂上温和的笑意,但那笑意并未到达眼底。
而这时候老朱也开口了,打破了这微妙的氛围,将注意力引到了正事上,不再纠结于这些小细节,揭过不提。
他的声音带着一贯的威严,却比平日温和些许,似乎心情不错。
老朱看着朱棣刚让人搬进来的箱子,眼中带着询问,其实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有了答案,心知肚明。
他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点了一下,发出细微的声响。
“这些箱子里装的就是从商贾手里聚拢来的金银?”
老朱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问不过是为了进一步确认,想听听朱棣亲口说出来,也好让这件事更加确凿,明明白白,板上钉钉。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沉甸甸的箱子,估算着里面的价值。
朱棣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几分自豪:“是的父皇,这些箱子里总共五十万两银子,里面涵盖了金银珠宝还有一些房契地契。”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带着炫耀的意味,这份成就确实值得骄傲。
说话的功夫朱棣挺了挺身子,五十万两这个数目可是惊天了!这份成就让他颇为自得,连腰板都挺直了几分,底气十足,意气风发。
他的眼角余光瞥向朱允炆,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在说“看吧,这是我的功劳”。
哪怕是和当日朱煐重开稷下学宫卖商贾名额相比,光从这金银数目上而言也是不遑多让,这一点让他很是满意,觉得自己总算压过了一头,扬眉吐气,出了一口恶气。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