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老朱的计划(3 / 7)

锋利的刀,指哪打哪。

所以一般来找老朱蒋瓛都是汇报老朱所交代的事情的进展,很少主动启奏。

可今天显然没有给蒋瓛交代任何事情,是他主动前来,这就显得有些不寻常了。

换而言之也就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促使蒋瓛主动前来见驾汇报,而且必然与某些敏感人物相关,让他觉得必须立刻让皇帝知晓。

“陛下,燕王一早就去了东宫,与允炆殿下、吕妃娘娘、黄子澄大人密谈许久,刚刚才离去。”

蒋瓛低声禀报,声音控制在恰好能让老朱听清的程度。

“哦?”

老朱眉头微挑,似乎提起了一些兴趣,身体不易察觉地坐直了些。

“老四去东宫做什么?他们几个怎么会凑到一起?”

老朱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他对这个消息的重视。

这组合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可打探到消息了?”

........

老朱看向蒋瓛,目光锐利,如同鹰隼,不容许有丝毫隐瞒。

蒋瓛自然是有备而来,当即从怀中取出了整理好的密信,双手呈上,动作一丝不苟。

锦衣卫监察百官,整个应天府的风吹草动几乎都瞒不过锦衣卫的眼睛,只要老朱想要刻意去了解,就没有了解不到的事情,这张情报网无孔不入,效率极高。

以往老朱的注意力重点是放在百官和百姓的身上,让锦衣卫盯着百官动向和民间舆情,以防不测,这是朝廷的定海神针。

可现在,老朱着重关注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朱煐,他这个流落在外,才华横溢却尚未相认的大孙子。

这份血脉亲情,终究是割舍不下的。

只要是有关朱煐的事情,无论大小,锦衣卫都会在第一时间向蒋瓛汇报,而蒋瓛也会在第一时间和老朱汇报,不敢有丝毫耽搁,生怕误了大事。

不光是直接和朱煐有关的事情,和朱煐存在间接关系,可能对他产生影响的事情也会被锦衣卫重点监控,防患于未然。

这种关注力度下,以锦衣卫的能力自然是无孔不入,效率极高,任何蛛丝马迹都难逃法眼。

像朱允炆和朱棣这样的,昨天刚去朱煐封侯的庆功宴结果没进门就被“赶”出来的选手,自然是被蒋瓛给重点监控了起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落在锦衣卫的眼中,成了重点观察对象。

一旦他们之间发生什么风吹草动,尤其是涉及到朱煐,蒋瓛都会在第一时间上报给老朱,不敢有误,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

老朱看着蒋瓛,没有去接那密信,只是用眼神示意他直接说。他更习惯听口头汇报。

蒋瓛会意,当即将朱棣一早前往东宫,还有在东宫具体做了什么事情,几人商议了哪些内容,一五一十的全都给老朱汇报了一遍,言语清晰,条理分明,仿佛亲见亲闻。

要是朱允炆和朱棣在这里,一定会大吃一惊,甚至感到惊悚,冷汗直流。

因为蒋瓛给老朱所上报的内容,和几人之间的商议几乎一模一样!

这上面所写的内容与东宫之议连一些细节和语气都相差无几,仿佛当时就在现场一般!

这种无孔不入的监视能力,足以让任何人胆寒。

不多时。

老朱听完之后微微蹙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窗外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御书房门口的金砖,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刺得人眼睛发花。

蝉鸣声时不时地响起,更添了几分夏日的沉闷和焦躁,让人心绪难宁.....

.......

风吹过,带动窗外的草木随风舞动,投下摇曳的阴影,光与影在书房内交错。

御书房里,一片寂静,只有老朱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和彼此轻微的呼吸声,气氛显得有些凝滞。

足足过了好半晌,老朱才停止敲击,看向垂手侍立的蒋瓛,打破了沉默。

“蒋瓛,你怎么看?”

老朱突然问道,声音平淡,却带着一丝考校的意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老朱这么一问,顿时就给蒋瓛吓了个不轻,后背瞬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浸湿了内里的飞鱼服。

天威难测,他不得不小心。

我怎么看?

这我能怎么看?

蒋瓛虽然有心偏向朱煐,想为他说几句话,可这其中,两个是老朱的孙子,还涉及到好几个王爷,还有整个朝廷的文官集团,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旦某句话说不好,表错了态,那就是万劫不复啊!

这由不得他不谨慎。

蒋瓛想开口却又不敢开口,嘴唇嗫嚅了几下,额角也见了汗,显得十分为难。

“咱让你说,

最新小说: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无敌皇子:从边关开始制霸天下! 被迫rua上偏执大佬后[快穿]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乱世边军:从军功换媳妇开始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