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下意识地看向朱棣,让他感觉到懵逼和警惕的,正是这朱老四的态度....
不是,这朱老四怎么回事?吃错药了?他怎么还突然跳出来帮自己说话了?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这打的是什么主意?黄鼠狼给鸡拜年,能安什么好心?
虽然不清楚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朱煐心里头本能地一突突....不管怎么说,被朱棣这种人当众维护,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就在朱煐看向朱棣的时候,朱棣好像也有所察觉,竟然扭头看向了朱煐,冲着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甚至可以说带着几分“友善”的微笑。
“????”
朱煐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了,心里更是警铃大作....
不是,你冲我笑什么笑?我们很熟吗?
这不坏菜了么!你这一笑,比骂我还让人难受啊!
你笑毛啊!到底想干嘛?
.....
“父皇,儿臣要为朱御史请功!”
朱棣不再看朱煐,转而正了正身子,面色坦然地看着老朱,继续说道:
“黄大人方才说得好,‘有功要赏,有过要罚’!朱御史为我大明筹措三十六万两赈灾粮款,这便是解朝廷倒悬之急的大功一件!儿臣以为,必须得重重赏赐,方才能彰显我大明律法之森严,朝廷奖惩之分明!”
老朱听得眉头一挑,脸上露出玩味的表情。
“老四,咱怎么听说,前些日子你和朱御史有些矛盾呢?怎么今日反倒替他请起功来了?”
老朱饶有兴致地看着朱棣,仿佛在看一出好戏。
其余众人闻言,嘴角都不由得抽了抽....
陛下您这简直是明知故问啊!这矛盾不就是您一手操办的吗?
要不是您当初旗帜鲜明地给朱御史站台,燕王殿下能被送去应天府大牢里体验生活么.....
朱棣却面不改色,正色冲老朱道:“父皇此言差矣。儿臣和朱御史之前那点不快,说到底只是私怨。而且儿臣近些日子以来闭门思过,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既然知错,儿臣又岂会一错再错,因私废公?”
“当日儿臣确实是当街纵马,有违律法。朱御史要求父皇您按照法度将儿臣送入应天府大牢,乃是恪守我大明律法,秉公办事!这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也是我朱家的江山,朱御史此举,维护的是大明的江山律法,从长远看,同时也是在维护我们朱家长久统治的根基啊!儿臣如今想来,唯有敬佩!”
“儿臣早已想明白,原本还正准备这几日登门拜访朱御史,将此番误会说开呢。只是想着朱御史近日公务繁忙,既要操心重开稷下学宫之千古盛事,又要全力以赴筹措湖广赈灾粮款,儿臣实在不便打扰,便暂且将此事搁置下了。”
“如今,朝堂上诸公不明就里,便对有功之臣朱御史妄加指责,口诛笔伐,如此行径,岂不让为国尽忠的能臣干吏寒心?若因此使得朝野有志之士不敢为朝廷效力,岂非因小失大?”
朱棣一脸的正气凛然,言辞恳切,仿佛完全是出于公心。
一旁的朱煐看着此刻演技爆表的朱棣,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这朱老四.....脸皮厚度和演技水平,真是堪称影帝级别!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
朱煐的直觉没错,朱棣确实是心中有着自己的计较和盘算.....
原本两人之间的恩怨,让两人几乎走到了对立面,甚至在几日之前,朱棣还满心想着要找机会给朱煐一个深刻的教训,挽回颜面。
可在知晓朱煐一日之间就从那些精明似鬼的商贾手里弄到了三十六万两银子之后.....朱棣回到府中,冷静下来反复思量,逐渐改变了想法!
他在思考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自己那精明无比的老爹朱元璋,会对朱煐这一个毫无根基的毛头小子,比对自己这个战功赫赫的亲儿子都更加看重,更加亲近?
最开始的时候,朱棣只以为是朱煐运气好,或者会溜须拍马。可这几日静下心来细想,尤其是结合朱煐之前的种种言行和如今这石破天惊的“业绩”,朱棣不得不承认,朱煐此子,确实有着惊人的才华和能力!绝非等闲之辈!
一日之间,空手套白狼,从商贾手里弄到三十六万两银子?这是什么神仙本事?朱棣扪心自问,就算把他燕王府的家底全押上,也未必能让那些商贾如此“大方”!他自认绝对做不到。
如此经天纬地的人才,也难怪老头子那么偏爱,甚至不惜打压自己这个儿子来给朱煐立威....
而眼下,这朝堂上还明晃晃地摆着几十个大箱子呢!
这里面万一真的装的都是金银,如果这些钱当真全都是朱煐在这短短几天内从商贾手里弄来的.....
那这功劳,简直堪称泼天之大!足以封侯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