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55章 朱煐,我丢你个老母!

第55章 朱煐,我丢你个老母!(1 / 3)

熟悉的声音.....

这是在场所有人都无比熟悉的声音.....

大家的目光此刻全都不由自主地顺着声音的源头处看去....

朱煐挺身而出,从自己站的位置出列,走到了百官前,面对周围官员注视的目光心如止水,面色平静,波澜不惊,因为他早已习惯。

老朱看到是朱煐出列,不由微微蹙眉。

大明不富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是百官公认的事,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大明之前的大元,经历了数十年的穷兵黩武。

元朝开拓了历朝历代以来最大的疆土,而四处征伐最是消耗钱财,大宋留下的家底基本上都被元朝给消耗光了,甚至民间的财富也都被消耗了大半,别的不说,光是老朱不就是全家基本都饿死的吗?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甚至在民间接连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

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来就差,再加上元朝的穷兵黩武,元朝末年可以说是整个中原大地,经济彻底崩坏!

老朱开辟了大明,虽然已经经营了二十余年,可朝廷国库一直都是紧巴巴的,刚开国的前十年不用说,各地都还不太平,北边的元朝余孽,南边的土司,海上的倭寇,还有一些各地散碎的土匪恶势力,大明前十年基本每年都要从国库里抽调大量的钱粮用于征讨各地,蓄养精锐。

而之后,老朱刻意压住了战争的节奏,虽然大明兵锋强盛,可他并未选择穷兵黩武,相反在将各方的乱像给平定之后,老朱选择了让大明休养生息,北边只是让朱棣镇守,并未趁机进攻草原。

海上倭寇袭扰,老朱更是采取了海禁政策,暂时应对,这个政策从长远来看或许有问题,可在当前在老朱看来,却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处理办法。

倭寇数量少,灵活,仗着茫茫海域不断骚扰,想要围剿那就要耗费大量的钱粮,可就算打赢了,这些个倭寇穷的叮当响,把他们都抓了都不够抵军费的。海禁一开,基本就暂时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

云南的土司之乱老朱也只是派沐英镇压,让沐家在云南扎根,并不强平,而是选择逐步归化,减少阻力。

老朱他是个暴脾气,真要是实力充沛,钱粮充足,又怎么会选择这么些个怀柔的政策?

不是老朱好说话,而是大明伤不起!

天下百姓好不容易有了个太平盛世,好不容易有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时间,老朱明白,要让大明喘口气,要让百姓喘口气。

大明百姓不富裕,大明朝廷也不富裕。

这是共识。

可朱煐现在忽然开口说,大明富裕?

何其荒谬?

这大明富裕不富裕,咱这个当皇帝的能不知道?

“咱孙还是年轻了些,还是需要历练啊。”

老朱看着朱煐心中暗想。

他倒是并未因为朱煐的这话而在心里对其有什么意见,反倒是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自从找回自己的这个大孙之后,老朱发现自己的这大孙怎么看怎么出众,政治嗅觉敏锐,性情刚正,处事果断干练却又不乏机敏,天赋才情更不用说。

这让老朱很没有成就感。

毕竟自己当了这几十年的皇帝,这要是连一个臭小子都教不了,那岂不是说这几十年的皇帝白当了?

人无完人,看到了朱煐见识上的短板,老朱心中竟是还有那么一些些的欣喜。

毕竟是年轻,见识短浅也属正常,这就得咱给好好教教了。

老朱微微一笑,倒也不恼,看向朱煐:“朱御史,你的意思是咱大明富裕?”

“户部尚书何在?”

“臣在。”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

“陈大人,你给朱御史说说咱户部的进项和出项。”

“是陛下。”

“朱御史,这国库进出由我户部总管,今岁进项粮食总计.....”

大明的税收并非是上缴白银,因为大明的白银流通量有限,所以朝廷收税基本都是收实物为主,有的地方收粮食,有的地方收布匹,去岁大明的税收还算可以,总计有一千九百七十万余。

而今年总计支出一千一百余万两,看似好像还有八百多万两的盈余,可问题是,今年刚刚过半啊!

今年各地灾患频频,支出的银子已经超额,后半年都得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了,钱粮根本不够,十分紧张,说不得要是真不够的话还得印洪武宝钞。

陈尚书将户部所管的国库账目大致给讲了出来,一时间,偌大的奉天殿鸦雀无声,百官一言不发,无论是淮西一脉还是文官集团亦或者是一些中立派全都是皱着眉头,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大明不富,眼下湖广大灾却又不能不管,可管了之后,后半年朝廷怎么办?总不能把国库的余钱全都扔到湖广去救灾吧?

一旁原

最新小说: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乱世边军:从军功换媳妇开始 无敌皇子:从边关开始制霸天下! 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被迫rua上偏执大佬后[快穿]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