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望川县便见到王县令早已带人在此等候。
见到李钰,立即上前“下官王迪见过钦差大人。”
李钰笑着拱手回应。
之前李钰中了解元,王县令亲自带人去送牌匾。
李大山被下狱后,王迪也并没有对其用刑,这些事方清去京城时都告诉了李钰。
因此李钰对这位王县令也颇有好感。
虽然现在李钰得罪了首辅,还要去北疆那等凶险之地。
但只要李钰不死,绝对有出头之日。
毕竟这么年轻,熬也能熬死首辅。
他一个七品芝麻官,在首辅眼中只是蝼蚁。
因此就算迎接李钰也不怕。
既然是来迎接,自然也是备好了酒菜。
李钰盛情难却,也只能去吃喝了一顿。
除了县令外,望川县的乡绅都来了,一杯接一杯给李钰敬酒。
如今陈家倒台,李钰是状元,又是唯一的三元公。
不出意外的话,李族将会崛起,这个时候搞好关系绝对没错。
等吃完宴席已经是晚上,李钰只能又在县城住一晚。
第二日,天不见亮,李钰便出发前往李家湾。
当熟悉的田垄、山丘映入眼帘,马车即将拐入进村的岔路时,前方的景象却让李钰怔住了。
只见村口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男女老少,几乎全村的人都出来了。
他们搓着手,呵着白气,在寒冬的清晨翘首以盼。
最前方,是族长李德富,旁边是激动得不停张望的李守礼两口子,还有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
当李钰的马车出现在路口时,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回来了!状元公回来了!”
“是三元公!总算回来了!”
李大山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爆竹,噼里啪啦的声响顿时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也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李钰下车,李德富一把抓住他的手,老泪纵横,声音颤抖。
“好孩子!好孩子!给咱们李家湾,给咱们老李家争了大光了!
状元!祖宗显灵啊!”
李守礼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用力拍着李钰的胳膊,眼圈通红,一个劲儿地道:“好!好!”
虽然他们早已知道李钰中了状元。
县令还来给他们发了钱,但现在李钰回来,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所有人都在欢呼,都在激动。
比过年还要热闹!
这是他们李家湾的骄傲!
自从有科举以来,四川就没有出过状元,更别说三元及第。
李钰是第一个!
这份荣耀早就让十里八乡羡慕不已,李家湾的人出去走路腰杆都挺直。
遇到和其他村里的矛盾,其他村看在李钰的面子上都会让步。
更是有不少女子想要嫁到李家湾来。
他们不知道李钰在京城的情况,只知道李钰是状元。
只要嫁过来,她们就是李家湾的人,也就能跟着享受这荣誉。
李家湾成了十里八乡的香馍馍。
就连县城的姑娘,有些都往这边嫁。
李钰的家门更是都被踏破了,媒人来了一波又一波,挡都挡不住。
更是有不少女子盯上了李瑞。
嫁不了状元郎,嫁给状元郎的哥哥也好啊。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来送礼的。
县城的,府城的,省城的,礼物将院子都要堆满了。
有了之前的收礼经验,李守礼也知道了哪些能收,哪些不能收。
收来的钱财,有不少都给了族人,让他们改善生活。
加上县里又派人来购买土豆种子,让李家湾又赚了笔钱。
如今的李家湾可以说是十里八乡最富裕的。
并且因为李钰的名声,很多人都将孩子送来李氏族学。
光是束脩就收了不少。
如今马上过年,李族家家户户置办的年货比往年多了太多。
甚至都有余钱做新衣服。
而这一切都是李钰带来的。
这让族人对李钰如何不感激。
庆幸当初他们都攒钱给李钰当盘缠,否则哪来这样的好日子。
如今李钰回来,他们肯定要用上所有的热情来欢迎。
李钰看着这一张张饱经风霜却满是激动与荣光的脸庞。
听着那一声声淳朴而热烈的乡音,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流从心底直冲眼眶。
京城的风波,朝堂的险恶,在此刻都被这浓浓的乡情洗涤、温暖。
这里没有钩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只有最纯粹的欢迎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