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芷的目光掠过那道被弃置一旁的圣旨,纸页在穿堂风里簌簌作响,像极了这摇摇欲坠的王朝出的哀鸣。
她转身望向殿外,晨光正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传我令,”
顾云芷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将辰王打入天牢,严查其党羽,凡参与叛乱者,一律按律处置,绝不姑息。”
陈玄武抱拳领命:“末将领命。”
他转身大步离去,铠甲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宫殿里显得格外清晰。
肖园上前一步,低声道:“将军,张羿禾已被拿下,如何处置还请明示。”
顾云芷沉吟片刻:“张羿禾虽参与叛乱,但在关键时刻投降,也算有一丝悔悟之心。
暂且将他收押,待查明其在叛乱中的具体行径后,再做定夺。”
“是。”
肖园应声退下。
殿内只剩下顾云芷和顾云夕姐妹二人。
顾云夕看着姐姐坚毅的侧脸,轻声问道:“姐姐,接下来该怎么办?皇帝那边……”
提到皇帝,顾云芷的眼神冷了几分:“那个沉迷炼丹、不顾百姓死活的昏君,留着也是祸害。
但眼下局势刚定,不宜贸然废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先将他软禁起来,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让他无法再干预朝政。”
顾云夕点了点头:“姐姐考虑得周全。
只是,朝中大臣们会如何反应?毕竟废立君主乃是大事。”
“大臣们若识时务,便该明白眼下的局势。”
顾云芷语气平淡,却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我会召集文武百官,向他们阐明利弊。
若有不识抬举、妄图阻挠者,休怪我不客气。”
就在这时,侍女匆匆走进殿内,躬身道:“小姐,顾将军,礼国公盛旭鹏派人送来密信。”
顾云芷接过密信,拆开一看,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信中盛旭鹏表示已收到她之前的亲笔信,定会密切留意各地动向,全力支持她的决定。
有了青州礼国公的支持,她在朝中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云夕,你即刻去安排一下,明日一早召集文武百官于太和殿议事。”
顾云芷将密信收好,对顾云夕说道。
“好。”
顾云夕应声而去。
次日清晨,太和殿内气氛肃穆。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则显得十分平静。
顾云芷身着铠甲,英姿飒爽地站在殿中,目光扫过众人。
“诸位大人,”
顾云芷开口,声音洪亮,“辰王叛乱已平,京城局势暂时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国家积弊已久,需进行一番革新,才能重现盛世。”
话音刚落,便有一位老臣出列,拱手道:“顾将军平定叛乱,功不可没。
但革新之事关乎国本,还需慎重。
况且,有陛下在,此事应由陛下定夺。”
顾云芷冷冷地看着他:“陛下沉迷炼丹,不问政事,致使朝纲混乱,百姓遭殃。
若不是我及时赶回,恐怕这大靖江山早已易主。
如今国难当头,你却还在提陛下,莫非你想步辰王的后尘?”
那老臣吓得脸色苍白,连忙退了回去,再也不敢多言。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低下头,不敢再有异议。
顾云芷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诸位大人没有异议,那我便宣布几项新政。
其一,减免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其二,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其三,加强军备,抵御外敌入侵。”
她的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一阵喧哗。
只见一名侍卫匆匆跑了进来,跪地禀报道:“将军,不好了,北漠铁骑突然南下,已逼近边境!”
众人闻言,皆大惊失色。
顾云芷却面色平静,似乎早已料到。
她沉声道:“慌什么?传我令,命二哥顾云卿率领大军即刻北上,抵御北漠铁骑。
同时,让青州礼国公盛旭鹏调兵增援,务必守住边境。”
“是。”
侍卫领命而去。
顾云夕担忧地看着顾云芷:“姐姐,北漠来势汹汹,二哥他们能抵挡得住吗?”
顾云芷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二哥久经沙场,用兵如神,再加上盛旭鹏的增援,定能击退北漠铁骑。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稳住京城的局势,让后方无忧。”
接下来的日子里,顾云芷一边处理朝政,推行新政,一边密切关注边境的战况。
她减免赋税的举措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整顿吏治也让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京城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百姓们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边境的战事却并不顺利。
北漠铁骑十分凶悍,顾云卿率领的大军虽然奋勇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