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拉着林晚儿的手,感慨道:“以前咱们家住土房,一到下雨天就漏雨,有几次大江不在家,是你冒雨找来锅碗瓢盆接水,这些娘都记着呢。”
“现在好了,咱们家住上了小楼,刮风下雨都不怕漏雨了。”
林晚儿笑着说道:“娘,您就别说以前的苦日子,你看,厨房又大又干净,除了柴火灶,尘哥还买了煤气罐,很快就能做好饭,比以前省劲儿多,再也不用被烟熏得眼泪直流了。”
说到这里,林晚儿心里甜丝丝的。
土灶的存在是为了冬天取暖,烧火墙火炕用。
平日里做饭,可以用顾尘买的煤气罐。
轻轻一拧,灶头就能冒火。
正说着,楼下传来乡亲们的起哄声。
三人定睛一瞧,脸上全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大哥顾江去把他对象王丽丽接来了。
“大江,你家都住上三层楼了,你和丽丽的好事啥时候办啊?”
村东头的王大爷端着酒杯,打趣顾江这个当大哥的,也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就是,丽丽这么好的姑娘,长得白净,又在百货大楼上班,你可得抓紧啊,别让人家姑娘等急了。”
张大花也跟着起哄。
手里拿着一把糖塞给王丽丽。
顾江挠着头,嘿嘿傻笑。
王丽丽的脸也一下子红了。
“顾尘这小子可真行,去年上半年,还是个混吃等死的二混子,这才多久就住上小楼了。”
“听说盖房子花了好几万。”
“人家现在是万元户,几万块钱算什么。”
周围的乡亲们纷纷围过来看王丽丽和顾江的热闹,七嘴八舌地议论恭维顾家的好日子。
不一会,张翠兰,顾尘和林晚儿两口子从楼上下来。
“婶子。”
王丽丽害羞地开口问好。
张翠兰拉着未来儿媳妇的手,笑得满脸褶子。
“丽丽,你别听他们瞎说,不过你要是愿意,婶子这就给你们准备彩礼,房间随便你们挑,各种家具一样都不少。”
王丽丽偷偷看着眼前的三层小楼。
又看了看院子里热闹的场面。
男人们喝酒划拳,女人们嗑瓜子聊天。
刚和顾江处上那时候,父母还担心顾家穷,怕她嫁过来受委屈。
“婶子,我听大江的……只要大江愿意,我啥时候嫁都行。”
“要我看,那就国庆节吧,日子吉利,意头也好。”
说话间,又有两位贵客到了。
“经理,你们也来了。”
王丽丽扭头一瞧,原来是徐彩霞两口子。
徐彩霞笑着和张翠兰打招呼,仰头看向这栋气派的小楼。
“姐,姐夫,你们坐。”
顾尘连忙招呼人搬来椅子。
地方确实好,站在阳台能直接看到码头和大海。
出国探亲回来的李大龙带着媳妇田小花,搀扶着母亲过来道贺。
“尘尘,你这可是咱村头一份,三层小楼真气派。”
顾尘递给李大龙一支烟,招呼李大龙母子入席吃饭。
餐桌边,王丽丽低声恭维道:“晚儿,你家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等我和大江结婚,也要盖这样的房子。”
顾尘手里拿着一瓶高粱酒,冲着顾江调侃道:“大哥,你听见没有,丽丽姐都表态了,你可得抓紧。”
“丽丽姐你放心,你和大哥结婚,彩礼我包了,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转一响一样不少,电视,洗衣机啥的也都不是事,保证让你风风光光地嫁过来。”
乡亲们顿时跟着起哄。
就按徐彩霞说的,国庆节办事
王丽丽的脸更红了,声若蚊蝇道:“好……好吧。”
见对象答应了,顾江高兴得直搓手。
张翠兰看着这一切,眼里含着喜悦的泪花。
“小尘,咱家能有今天的好光景,都是你的功劳,以前你爹在的时候,总说你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他没说错,你真是娘的好儿子。”
顾尘心里五味杂陈。
“以前家里穷,有一多半原因是我不懂事,让您,大哥,还有我媳妇受委屈了,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再也不用吃苦了。”
搬家宴热热闹闹地办了一天,直到太阳落山,乡亲们才陆陆续续地走。
走的时候还不忘夸顾尘能干,说张翠兰有福气。
顾尘送走徐彩霞两口子,看着亮堂堂的小楼,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小楼不仅是家,更是顾尘的底气。
以后在村里,县里。
谁都得高看他家人一眼。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来到金秋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