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尘,你先别高兴得太早了,化肥这玩意比粮食难弄多了,这年月有钱就能买到议价粮,但是有钱却买不到化肥。”
李大龙适时给顾尘泼了一盆冷水。
眼下,农村呈现着一幕复杂的景象。
粮食好买,化肥难弄。
不出海的日子里。
伺候庄稼地,属于王家村和附近一系列渔船最重要的事情。
为啥,要交公粮啊。
真要认真算起来。
乡亲们出海的时间,远远少于种地的时间。
李大龙不清楚南方渔民要不要叫公粮。
反正在丹城的一亩三分地,甭管你是渔业村还是农业村,该交的公粮一粒都不能少。
除了公粮。
七七八八的摊派款,大部分也要用粮食抵扣。
建议顾尘走走门路,给村里搞一批化肥,不是为了让村里的庄稼地获得大丰收,而是借此给乡亲们腾出大量空余时间。
不用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追肥,伺候土地上面,乡亲们也就有空出海捕鱼,多挣几个活钱了。
顾尘连连点头。
李大龙说得一点毛病都没有,王忠诚得势的时候,王家一干人等都跟着沾光。
他们少种一天地,别的乡亲们就要多种一天。
王家人少交一百斤粮食。
缺额自然要由无权无势的乡亲们补上。
一旦自己给村里搞到一批化肥。
不但能够堵住长舌妇的悠悠之口,还能彻底改变顾尘混世魔王负面形象。
没钱的时候,别人怎么看你完全不重要。
就是骂顾尘是活土匪,顾尘只当大伙夸他牛逼。
今时不同往日。
顾老板咋说也算是有头有脸万元户。
必须改变当地人对他不良印象。
两个字就能诠释顾尘的心路变化。
洗白。
君不见后世那些大老板,不论年少时都是什么德行。
功成名就之后。
必然要大搞慈善,修桥补路,照顾乡邻。
花钱为自己博取一个善长仁翁,活菩萨的乡贤形象。
“大龙,我要去一趟村委会,今晚你来我家吃饭,咱们哥俩好好商量买化肥的事情,顺道……先办这件事情吧。”
说完,顾尘留李大龙帮忙看家。
带上三条华子,两盒进口点心去了村委会。
正月十五已经过去,村委会也到了正常上班的时候。
“老二回来了?网兜里装的都是啥啊?”
村委会办公室。
以冯有才为首的几名村干部喝着茶,嗑着花生,聊着过年期间的家长里短。
没到春耕,村里基本没啥大事需要他们管。
“村长,老赵叔,大花婶,许叔,这是我前两天出门,给大家带的一点点土特产。”
顾尘打开网兜,露出里面一包包的华子。
又将两盒写着洋文的进口点心送到张大花面前。
“大花婶,听说你家小媳妇要生了,亲家免不了要时常走动,这是两盒进口的高级点心,到时候留着招待亲家。”
“村长,老赵叔,兜里一共三十盒香烟,你们和许叔分分,一人十盒留着招待亲戚和上级。”
望着顾尘口中所说的“土特产”,几名村干部互相对视一眼。
赵金山旁敲侧击道:“老二,你这是着急出海吧?”
“嗨,经历了西河村的事情,我算是看明白了,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租别人的机帆船出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自己手里有船。”
顾尘搬了把椅子坐下。
道明自己这次过来,确实是为了尽快敲定铁皮船的事情。
如果这段日子,村里没啥大事。
不妨选个时间,召开全村大会。
正经商量一下报废铁皮船的再利用问题。
王家无力维修,又多年没给村里上交承包费。
“几位叔叔婶子,别怪我说话难听,王忠诚他们家现在的举动,跟占着茅坑不拉屎有啥区别?被他们弄坏的铁皮船停在县造船厂也有段日子了,不说修,也不说不修,继续这么下去,天天风吹雨打,原本能修好的铁皮船,我估摸着再过段日子,恐怕真要变成废铁了。”
顾尘刻意给几人支招,教他们如何让王忠诚这个恶霸村支书有口难辩。
召集全村老百姓开大会。
以集体的力量给王家施压。
先捧再打,不给王家父子留任何余地。
王忠诚靠着霸占村集体的铁皮船为己用,成了王家村第一个万元户。
别的村子是共同富裕。
唯独王家村,只富了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