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起义之声渐起,朝廷局势动荡不安。
而言初身上缠绕的业障也越来越多……
言初深知,若任由陆小山这般胡闹下去,不仅这天下会陷入水深火热,自己也会因这业障受到天道严惩。
他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努力。
陆小山的儿子,三岁的陆源被言初‘抢走’,带在身边教导。
祂决定重新培养一个好皇帝,不是为了赌注,而是为了让这个国家的百姓能活下去。
……
一个小太监,急吼吼的冲进来,扑通跪下:“陛下!
陛下不好了陛下!”
陈小山正左手一个美女,右手一个美女,被这一声唱衰饶的心情很不好,拿起桌上的葡萄就丢了过去:
“不好了不好了!
成天不好了!
你就不会好好说话?”
小太监猛地磕头求放过:“奴婢知错!
奴婢该死!
可是陛下!
国师……国师把大皇子带走了!”
陆小山皱眉:“言初?他带走源儿做什么?”
得知儿子被言初带走,他一点也不担心儿子会遇到危险,反正他正值壮年,以后有的是儿子。
他担心的是,言初会不会杀了自己,然后挟‘小皇帝’以令诸侯。
“陛下,国师说……说,他要亲自教导大皇子。”
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回道。
陆小山冷哼一声:“他倒是会给自己找借口。
不过他若敢动源儿一根汗毛,朕定不会饶过他。”
当下,陆小山也无心玩乐,将人挥退。
陆小山思来想去,决定先派个心腹去言初那里看看情况。
心腹领命而去,很快带回消息,说言初确实在悉心教导陆源,教他读书识字、治国之道。
陆小山听后,心里稍安,但仍有所疑虑。
他还是亲自走了一趟。
在言初教导陆源的地方,陆小山见到了坐在荷花池边的一大一小。
言初看到陆小山到来,也不行礼,甚至都没有起身。
陆小山心中不悦,却强忍着没有作。
他走上前去,看着认真学习的陆源,心中竟生出一丝别样的感觉。
陆源察觉到父亲到来,放下手中的书卷,甜甜地叫了声“父皇”
。
陆小山心中的不满消散了几分,他看向言初,冷冷道:
“你为何要带走源儿亲自教导?”
言初淡淡道:
“如今局势动荡,陆源聪慧,若好好教导,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陆小山冷笑一声:“你这是明目张胆的说朕治理的国家不好?如此冠冕堂皇,谁知道你安的什么心?”
言初也不生气,只是平静地说:
“慢走不送。”
“哼!”
陆小山一甩袖子,直接离开。
……
言初悉心教他正确的价值观、教他读书识字、治国之道等。
陆源虽年幼,但十分聪慧,对言初所教的东西领悟得很快。
日子一天天过去,陆源在言初的教导下愈优秀,而朝廷的局势却愈危急。
从一开始跟着走到现在的武将,都很忐忑,怕被皇帝弄死。
他们虽然不聪明,但是知道跟着聪明人,而那个聪明人,就是言初。
纷纷向言初坦言:老大!
求指点!
当天晚上,陆小山还在后宫翻云覆雨,言初带着人直接来了个偷袭。
亲自打断了他的腿,让他写了退位诏书。
……
第二天早上,穿着龙袍的陆源,在国师和诸位武将的支持下坐上了皇位。
就是这么的快准狠!
至于那些文臣,没有一个反对的,甚至还积极地不得了。
毕竟谁愿意跟随一个没文化又不讲理的暴君啊!
陆源虽年纪小,但却有一股威严之气,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便民之策,而言初也开始上朝,每天站在百官之的位置,眼观鼻鼻观心。
就是为了给陆源这个小皇帝撑腰,主打一个威慑。
众大臣更是惊叹于小皇帝的聪慧和远见,谁敢说小皇帝上位不正?
这明明就是众望所归!
在明君手下干的好了,说不定还能流芳百世呢!
至于陆小山天天躺在床上,每天朝中的事依旧会有人来转达。
每每听完那一系列的好决策,他都五味杂陈,既为儿子的成长感到欣慰,又对自己在位时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
“国师大人,太上皇请您一叙。”
“不见。”
言初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喜欢上了钓鱼,每天不甩两杆就觉得少点啥。
来人拱了拱手去回复。
只是没一会儿,陆小山坐在木质轮椅上被人推来,身后跟着一长串的人,抬着五六百个大箱子:
“言老大……”
“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