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年的春分,北京的风带着沙尘掠过中科院的红砖墙,陈晓坐在研究所家属院的紫藤架下,手里摩挲着一把黄铜钥匙。
钥匙是火星基地寄来的,用火星赤铁矿熔炼而成,表面的"
空间锚定咒阵"
让它总保持着人体的温度,握在手里暖融融的。
藤架上的紫花刚打苞,叶片上还留着昨夜的露水,在晨光里闪得像碎玻璃。
"
陈爷爷,您的魔法信箱又收到信啦!
"
隔壁的小虎举着个铁皮盒子跑过来,盒子上的猫头鹰图案是陈晓用魔杖画的,能自动分类来自各地的信件——蓝色的是研究所的报告,白色的是学生们的请教信,红色的则来自遥远的太空。
小虎踮着脚把盒子放在石桌上,鼻尖沾着泥土,刚在院子里玩过"
魔法跳房子"
,地上用荧光粉画的格子还在光。
陈晓打开盒子,最上面的红色信封上印着火星基地的徽章。
陈曦在信里说,他们培育的"
火星水稻"
终于结出了饱满的谷粒,脱壳后的米粒带着淡淡的粉红色,煮出的饭有股杏仁香。
"
女儿说要寄点稻种回来,让您在院子里试试。
"
林薇端着洗好的草莓走过来,把果盘放在石桌上,草莓蒂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是今早从王工的小菜园摘的。
石桌的裂缝里,几株"
魔法苔藓"
正悄悄蔓延,是去年陈曦从月球带回来的,在咒语滋养下能净化空气里的微尘。
陈晓捏起一颗草莓,突然想起年在核潜艇基地吃的冻土豆,硬得能硌掉牙,哪像现在,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草莓,连火星上都能种出水稻。
研究所的通勤车在家属院门口停下,李想抱着个保温桶匆匆走来,桶里冒着白汽。
"
陈院士,这是我们用冥王星冰样本做的冰淇淋,您尝尝!
"
他把桶放在石桌上,解开围巾时露出脖子上挂着的"
魔法温度计"
——能显示周围的魔法场强度,此刻指向"
舒适"
区间,"
用了您改进的低温咒,不融化还更甜了。
"
冰淇淋盛在青花瓷碗里,泛着淡淡的蓝光,像把碎星星冻在了里面。
小虎刚要伸手去抓,就被林薇拦住:"
慢点吃,别冻着舌头。
"
她给孩子递过小勺,自己却拿起李想带来的论文,指尖划过"
暗物质与魔法场相互作用"
的标题,老花镜滑到鼻尖上也没察觉。
王工拄着拐杖从胡同口走来,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槐花糕。
"
院里的老槐树又开花了,蒸了点给你们尝尝。
"
他把篮子放在石桌上,槐花的甜香混着草莓的酸,在春风里缠成一团,"
昨天梦见老校长了,他说我们种的魔法小麦,比科多斯多瑞兹的还饱满。
"
陈晓拿起一块槐花糕,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
糕面上的"
保鲜咒"
还在微微亮,让槐花的香气一点没散。
他想起刚到苏联那年,老校长用同样的槐花糕招待他,说"
魔法就像这槐花,在哪片土地都能开出甜香"
。
现在看来,老人说得没错——从科多斯多瑞兹的雪松林,到清华园的紫藤架,再到火星基地的温室,那些带着咒语的种子,总能长出新的希望。
通勤车的喇叭声打断了思绪,李想要回研究所了,临走前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陈院士,国际魔法联合会来信,说要把您的双螺旋咒阵定为星际通用标准,让我来征求您的意见。
"
陈晓望着院子里追逐蝴蝶的小虎,孩子脖子上挂着陈曦从火星带回来的"
幸运石"
,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
告诉他们,标准不重要。
"
他挥挥手让李想快上车,"
重要的是让每个星球的孩子,都能吃到自己种的粮食。
"
午后的阳光穿过紫藤架,在石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晓靠在藤椅上打盹,手里还捏着那把火星钥匙,梦里又回到了o年的月台,自己拎着皮箱站在晨光里,只是这次,身后传来熟悉的笑声,林薇抱着刚满周岁的陈曦,王工举着刚出锅的馒头,李院士在远处挥手,连科多斯多瑞兹的老校长也站在人群里,手里捧着槐花糕,笑得像个孩子。
风穿过胡同,带来远处实验室的嗡鸣,像宇宙深处传来的心跳。
石桌上的冰淇淋还在冒着蓝光,槐花糕的甜香缠着草莓的酸,小虎的笑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一切都像被施了"
永恒